中醫(yī)古籍
  • 井底泥

    《中藥大辭典》:井底泥拼音注音Jǐnɡ Dǐ Ní別名

    井底沙(《證類本草》)

    出處

    《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

    為淤積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性味

    寒。

    ①《證類本草》:"至冷。"

    ②《本草經(jīng)疏》:"味甘而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妊娠熱病,胎動(dòng)不安;頭風(fēng)熱窟,天泡瘡,熱癤。

    ①《證類本草》:"主治湯火燒瘡。"

    ②《品匯精要》:"主天泡瘡。"

    ③《綱目》:"療妊娠熱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護(hù)胎氣。"

    ④《東醫(yī)寶鑒》:"治蝎螫。"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

    復(fù)方

    ①治妊娠得時(shí)疫病,令胎不傷:井底泥敷心下。(《肘后方》)

    ②治頭風(fēng)熱痛:井底泥和大黃、芒硝末敷之。(《千金方》)

    ③治小兒熱癤:井底泥敷其四圍。(《談野翁試驗(yàn)方》)

    ④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溫則易。(《千金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井底泥拼音注音Jǐnɡ Dǐ Ní別名

    井底沙

    英文名black silt in a wall出處

    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淤積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淡;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安胎。主妊娠熱??;胎動(dòng)不安;頭風(fēng)熱痛;天泡瘡;熱癤;燙火燒傷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

    復(fù)方

    1.治妊娠得時(shí)疫病,令胎不傷:井底泥敷心下。(《肘后方》)2.治頭風(fēng)熱痛:井底泥和大黃、芒硝末敷之。(《千金方》)3.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溫則易(《千金方》)

    各家論述

    1.《證類本草》:主治湯火燒瘡。

    2.《品匯精要》:主天泡瘡。

    3.《綱目》:療妊娠熱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護(hù)胎氣。

    4.《東醫(yī)寶鑒》:治蝎螫。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鈴子別名一面鑼、小一面鑼來源蘭科白鈴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塊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紅崩,淋病,白濁,白帶。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白鈴子拼音注音Bái L......
  • 《中國藥典》:白附子拼音注音Bái Fù Zǐ別名禹白附子、獨(dú)角蓮、獨(dú)腳蓮、牛奶白附、雞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獨(dú)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來源學(xué)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與其它藥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內(nèi)服。功能主治殺蟲。外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備注原......
  • 拼音注音Bái Yǐnɡ Tái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白穎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lla Wahlb.var.rigescens Fr......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別名魚眼木、鵲飯樹來源大戟科白飯樹屬植物白飯樹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藥。隨用隨采,多鮮用。性味苦、微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