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腸者肺之腑也。為傳送之司號監(jiān)倉之官。肺病久不已。則傳入大腸。手陽明是其經也。寒則泄。熱則結。
絕則泄利無度。利絕而死也。熱極則便血。又風中大腸則下血。又實熱則脹滿。而大便不通。虛寒則滑泄不定。大腸乍虛乍實。乍來乍去。寒則溏泄。熱則垢重。有積物則寒栗而發(fā)熱。有如瘧狀也。積冷不去。則當臍而痛。不能久立。痛已則泄白物。是也。虛則喜滿。喘咳而喉咽中如核妨矣。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習。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腸者肺之腑也。為傳送之司號監(jiān)倉之官。肺病久不已。則傳入大腸。手陽明是其經也。寒則泄。熱則結。
絕則泄利無度。利絕而死也。熱極則便血。又風中大腸則下血。又實熱則脹滿。而大便不通。虛寒則滑泄不定。大腸乍虛乍實。乍來乍去。寒則溏泄。熱則垢重。有積物則寒栗而發(fā)熱。有如瘧狀也。積冷不去。則當臍而痛。不能久立。痛已則泄白物。是也。虛則喜滿。喘咳而喉咽中如核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