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天門冬苗作蔓有鉤刺者是。采得后當(dāng)以酢漿水煮之使?jié)?,去心皮曝干,搗篩,以水蜜中半和之,仍更曝干,又搗末,水蜜中半和之,更曝干。每取一丸含之,有津液輒咽之,常含勿絕,行亦含之,久久自可絕谷,禁一切食,僅能食大麥。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天門冬苗作蔓有鉤刺者是。采得后當(dāng)以酢漿水煮之使?jié)?,去心皮曝干,搗篩,以水蜜中半和之,仍更曝干,又搗末,水蜜中半和之,更曝干。每取一丸含之,有津液輒咽之,常含勿絕,行亦含之,久久自可絕谷,禁一切食,僅能食大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