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華佗神方》 六○○三·華佗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神方

    作者: 華佗

    用白毛烏骨牡雞一只,糯米喂七日,勿令食蟲蟻野食,以繩縊死,去毛與腸,以∶

    生地黃 熟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各二兩

    納雞腹,以陳酒入陶器煮使爛,取出去藥,桑柴火焙至焦枯搗末。再加∶

    杜仲(炒)二兩 人參 甘草(炙) 肉蓯蓉 補骨脂 茴香 砂仁各一兩 川芎 白術(shù)丹參

    上以醋浸三日后,焙干研末,和前藥酒調(diào),面糊為丸,空腹溫酒下五十丸。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趙宜真
  • 作者:
  • 作者:
    羅浮山人
  • 作者:
    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