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絲膏

    《普濟(jì)方》卷三一五:金絲膏處方

    松脂(通明者)4兩,良姜1兩(取末8錢),乳香3錢(另研),木鱉4枚(大者,去殼,為末),川烏頭3枚(銼如麻豆大),小油半斤,杏仁100枚(銼如豆大)。

    制法

    將小油煎熱,下烏頭、杏仁熬焦黃色為度,取出,以綿濾去滓極凈,再用銀石器內(nèi)慢火熔,松脂化開,然后下良姜、乳香、木鱉子末,不住手?jǐn)噭?,旋入烏頭、杏仁油,看硬軟得所,再用綿濾在瓷盒內(nèi)貯放。

    功能主治

    筋骨傷損,時(shí)發(fā)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

    如用,攤紙上貼患處。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五《普濟(jì)方》卷三一五:金絲膏處方

    清油3兩(夏2兩),松香5兩,蠟3錢半,丹2錢半,乳香半兩。

    制法

    上藥以油煎轉(zhuǎn)色,去滓,下松香、蠟、乳香,用槐條攪,一順手五百遍,入丹熬,滴水成珠,水盆內(nèi)拔千遍,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用油紙攤貼臍下,加草烏、木鱉子大妙。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五《普濟(jì)方》卷三一三:金絲膏處方

    白膠香5錢,瀝青、黃蠟3錢,小油3錢,沒藥2錢(另研),乳香2錢半(另研)。

    制法

    上將油、蠟、白膠、瀝青用柳枝攪化盡,后用乳、沒入藥內(nèi),再攪勻,綿濾過,傾水內(nèi),持拔三二十遍。

    功能主治

    諸般惡瘡疼痛。

    用法用量

    任意攤用。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三《赤水玄珠》卷二十五:金絲膏處方

    黃丹1錢,生蜜1兩。

    制法

    和勻,深甌盛,甑內(nèi)蒸黑為度。

    功能主治

    小兒口瘡。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刷口內(nèi)。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五《衛(wèi)生鴻寶》卷一:金絲膏處方

    金絲荷葉(搗汁1酒杯,仍將汁入滓內(nèi),用絹包著)、雄豬肝1副(斜切棋子格,勿斷。少欹,則切縫俱開)。

    制法

    將絹包搗過,葉汁滴入各縫中,以盤盛,飯上蒸熟,令病人盡量食下(不可使知有藥)。如一次不能服盡,用新瓦炙干為末,老米糊丸。

    功能主治

    癆蟲。

    用法用量

    服完1料,蟲雜糞中出。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一《普濟(jì)方》卷三一五:金絲膏處方

    白芷1兩,木鱉10枚,蓖麻10枚(去殼,每個(gè)作2-3塊),竹茹1兩,柳條10莖(長1寸),沒藥、乳香(夏1兩,秋半兩,冬2兩)、白膠香6兩。

    制法

    上藥入桐油煎令黃色,去滓,絹?zhàn)又貫V凈,下白膠香再煎勻,下乳、沒攪勻,用新汲井水1盆,將藥傾入水中,扯拔千余遍,如銀絲為度。

    功能主治

    閃肭,并寒濕疼痛,一切腫毒。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五《普濟(jì)方》卷三一五:金絲膏處方

    當(dāng)歸1兩,川芎1兩,蒼術(shù)1兩,香白芷1兩,赤芍藥1兩,木鱉子1兩,大黃1兩,草烏頭1兩,香油半斤,瀝青1斤,松香1斤,乳香5錢(另研),沒藥5錢(另研)。

    制法

    前8味同香油熬,去滓,瀝青、松香熬,看軟硬,冬軟些,夏硬些,乳香、沒藥攤膏藥時(shí)用之。

    功能主治

    打撲傷閃肭,疼痛濕氣。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五《普濟(jì)方》卷七十八:金絲膏處方

    宣黃連半兩,川黃連(并用竹刀刮去須)半兩,黃柏(去粗皮)半兩,青鹽2錢,明乳香(研)1分,黃丹(羅過)2錢(秤重3錢),沒藥半錢,硇砂半錢,新丁香49粒(重1錢),燈心(長白者)300根,青州大棗24個(gè),真白蜜4兩(煉過)。

    制法

    上銼碎,溫湯急浴過,控干,仍不得犯銅鐵器,納井華水1升,銀石器或砂銚子內(nèi)慢火熬,勿可緊,候熬至1盞,以生絹濾去滓,放冷入蜜,再入銀石器或銚子內(nèi),熬至7分,再濾去滓,入于干凈瓷器中,密封,勿令泄氣,于檐下滴漏處掘深1尺埋之,用水1桶,照滴漏檐于埋處坑子上猛傾下,次日取出,隨入生龍腦、好麝香各半錢,南硼砂、馬牙消各1皂子大,同研極細(xì),入膏中。

    功能主治

    內(nèi)外障眼,赤筋,瘀肉,瘀血,翳膜遮障,昏澀多淚。

    用法用量

    每用1粟米大,點(diǎn)眼。

    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八《普濟(jì)方》卷八十一引《直指》:金絲膏處方

    宣黃連半兩(銼碎,水1盞,浸1宿,取汁,再添水半盞浸滓,經(jīng)半日取汁與前汁合放,別用水半盞),蜜1兩,白礬1分,井鹽1分(如無,以青鹽代之),山梔子2錢(好者。捶碎,黃連汁同煮50余沸,取盡沫,濾去滓,與前黃連汁1處和入余藥)。

    制法

    上用銀瓷器內(nèi),熬十余沸,用生絹上細(xì)紙數(shù)重濾過。

    功能主治

    一切目疾昏暗,如紗羅所遮,或疼或痛。

    用法用量

    用時(shí)常點(diǎn)。

    摘錄《普濟(jì)方》卷八十一引《直指》《普濟(jì)方》卷三一三:金絲膏處方

    木鱉子5枚,乳香3錢,沒藥4錢,當(dāng)歸5錢,雄黃4錢,白膠半兩,黃蠟3錢。

    制法

    上先用小油半斤,和蠟一處,看硬軟,次入余藥末。

    功能主治

    諸般瘡。

    用法用量

    攤貼。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三《普濟(jì)方》卷三一○:金絲膏處方

    松脂(嫩者)4兩。

    制法

    將松脂先溶2兩,傾入水中,候冷取出,將已入水者再溶成汁,謂之兩熟,卻以2兩生者,一處溶成汁,入麻油半兩,冬月多些,用油紙攤。

    功能主治

    止痛散血。主打撲傷。

    用法用量

    隨所用大小貼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引《經(jīng)驗(yàn)普濟(jì)加減方》:金絲膏處方

    黃連4兩(水2升,熬膏),硇砂2錢,硼砂3錢,牙消2錢,輕粉1錢半,白丁香(直者)2錢,蕤仁霜3錢,朱砂2錢(水飛),龍腦2字,麝香半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入黃連膏內(nèi)攪勻。

    功能主治

    翳膜昏澀,睛痛,發(fā)赤生瘡,浮暈遮障,多見黑花,冷淚羞明。

    用法用量

    每日點(diǎn)之。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引《經(jīng)驗(yàn)普濟(jì)加減方》《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三引《修月魯般經(jīng)》:金絲膏處方

    白膠香7斤半,大黃4錢,黃芩4錢,黃丹5錢,全蝎3錢,半夏3錢,虎骨3錢,防風(fēng)3錢,當(dāng)歸須6錢,獨(dú)活5錢,穿山甲5錢,乳香2兩(別末),川芎4錢,木香5錢,明礬5錢,白蘞3錢,姜黃3錢,木鱉3錢,龍骨3錢,白及5錢,血竭5錢(別末),沒藥2兩(別末),白芷4錢,黃柏5錢,五靈脂5錢,芍藥3錢,蓖麻子3錢,山梔3錢,黃連6錢,羌活5錢,香油2斤8兩。

    制法

    先將諸品藥放于瓷器內(nèi)浸,春5,夏3,秋7,冬10日,然后用柴火煎,候諸藥焦黑為度,然后將白膠香煎至溶成清汁,濾過,次入前藥油,熬至三五沸,入乳香、沒藥、血竭等,再熬一二沸,滴膏藥于水中,冬天用嫩些,夏天用老些,拔成金絲為度。

    功能主治

    諸般寒濕疼痛,及上高上墜,挫其骨節(jié),及挫氣疼痛,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

    貼患處,貼時(shí)須用熱手熨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三引《修月魯般經(jīng)》《得效》卷十九:金絲膏別名

    立應(yīng)金絲膏

    處方

    當(dāng)歸尾3錢,川白芷3錢,杏仁(去皮尖)3錢,玄參3錢,豬牙皂角(去皮弦)3錢,草烏(生,銼用)3錢,連須葉蔥(肥者)10根,滴青(明者)半斤,白膠香(明者)8兩,乳香半兩,沒藥(別研為末)半兩,黃蠟(明者)1兩,男子亂發(fā)(洗凈,挼)如雞子大。

    制法

    上用清油半斤,將8味依法煎熬,濾卻入膠香、滴青,攪勻,下黃蠟,又?jǐn)嚐o煙,方下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

    傷筋動(dòng)骨,損痛閃肭,風(fēng)毒惡瘡,風(fēng)濕筋寒諸病。

    用法用量

    立應(yīng)金絲膏(《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七引《經(jīng)驗(yàn)良方》。)

    摘錄《得效》卷十九《儒門事親》卷十二:金絲膏處方

    黃丹半兩,代赭石半兩,玄精石半兩,爐甘石1兩(燒),腦子半錢,黃連3錢,蕤仁(去皮油)3錢,白丁香1錢,南硼砂1錢。

    制法

    上除硼砂、腦子外,同為細(xì)末,以河水1升,白砂蜜3兩,同熬三五沸,然后入藥末,再熬至半茶盞,用綿子濾過,去滓,次入硼砂、腦末,攪勻定,瓷器內(nèi)放。

    功能主治

    目翳。

    用法用量

    徐徐點(diǎn)眼。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保命集》卷下:金絲膏處方

    生姜4兩(取汁),白沙蜜1斤(煉,去滓),豮豬膽汁3錢,黃連4兩(捶,用水1斗浸,煎取5升)。

    制法

    先煎黃連水,后入姜汁,次入蜜同煎,去沫凈,次入下項(xiàng)藥末:腦子4錢,麝香3錢,硇砂4兩,硼砂3錢,輕粉5錢,熊膽4錢,青鹽3錢,為極細(xì)末,攪勻,熬令稀膏。

    功能主治

    眼目病。

    用法用量

    點(diǎn)眼用。

    摘錄《保命集》卷下《普濟(jì)方》卷八十六引《衛(wèi)生家寶》:金絲膏處方

    川黃連半兩,宣連半兩,青鹽2錢,虢丹2錢(研細(xì)),黃柏皮半兩(去粗皮),乳香2錢,大棗24個(gè),白丁香20個(gè),蜜4兩(煉蜜同藥入),燈心300莖。

    制法

    上除蜜外,并搗碎,湯浴洗凈,不須鐵器,用井花水1升,砂石器中熬,切勿令火緊,候至十?dāng)?shù)沸,用生絹袋濾過放冷,至5-7分,再熬令成膏。

    功能主治

    一切年深日近,風(fēng)毒眼目,內(nèi)外翳障攀睛,瘀血貫瞳人,或癢或疼。

    用法用量

    每日以綿纏箸頭,點(diǎn)眥上。

    摘錄《普濟(jì)方》卷八十六引《衛(wèi)生家寶》《雞峰》卷二十一:金絲膏處方

    腦子1字,牛黃1字,硼砂1字,青鹽半字,麝香半字(并研如粉細(xì))。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用孩兒乳汁并乳香少許,沙糖少許,3味先研勻細(xì),次入余藥,調(diào)和。

    功能主治

    眼目熱癢。

    用法用量

    當(dāng)以金銀竹柱點(diǎn)。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普濟(jì)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金絲膏處方

    黃連2兩,當(dāng)歸(凈洗)2兩。

    制法

    上為末,以水蜜2盞,用文武火煎至半盞,去滓再研,入飛過樸消2錢,乳香1錢,和勻,以水瓶頓,再用水煮半日,后入腦子半錢,研勻,油紙封固,候5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

    眼赤腫痛,及一切翳障。

    用法用量

    點(diǎn)用。

    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
更多中藥材
  •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處方半夏(湯洗七遍去滑)150克 白礬(燒令汁盡)90克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90克 黃丹60克制法上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安神。主積痰不散,上沖心臟,變?yōu)轱L(fēng)癇者。用法用量......
  • 別名半夏丸處方半夏1升(制),小麥面1升。制法上搗半夏為散,以水搜面為丸,如彈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則是藥成。功能主治積冷在胃,嘔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婦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餳。摘錄《外臺(tái)》卷六引許仁則方......
  • 處方半夏(湯洗7遍去滑,搗羅為末,姜汁和作餅,曬干)3兩,丁香半兩,沉香(銼)半兩,麝香(研)1錢,龍腦(研)1錢,丹砂(研)1錢,藿香葉半兩,檳榔(尖者)2顆(銼),木香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和胃氣......
  • 處方半夏(為末,姜汁搜作餅,焙干)3兩,人參3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霍亂逆滿,心下痞塞。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白蜜1匙,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不拘時(shí)候。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九......
  • 處方半夏30g 黃芩30g 干姜20g 人參20g 炙甘草20g 黃連6g 大棗10g 白酒700ml炮制1. 將上述7味藥材一同搗碎用布包裹,浸于酒中;2. 5日后,加入涼開水500ml調(diào)勻,去渣裝瓶備用。功能主治和胃降逆,開結(jié)散痞。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