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傳尸勞瘵。
獺肝(一具,炙干)
為末,水服二錢,每服三次,以瘥為度。
此殺蟲之劑也。《紫庭方》云∶傳尸勞瘵必有蟲,須用乳香熏病患手,以帛覆之,良久出毛勞也。又法∶病患吸安息煙嗽不止者,乃屬傳尸,不嗽者,非傳也。蓋虛勞熱蒸積久,則生惡蟲,食人臟腑,同氣連枝,多遭傳染,甚至滅門。法當(dāng)補虛以復(fù)其元,殺蟲以絕其根,能殺其蟲,雖病者不生,亦可絕其傳疰。《金匱》之于虛勞門后,附獺肝散一方,豈無意哉!
他如獺爪、雄黃、桃仁、雷丸、青蒿、百部皆勞癥殺蟲之品,不可不考。劉氏云∶凡童子室女,不生歡笑,及鰥寡僧尼,情志抑郁,郁則熱蒸,久而生蟲,蟲侵臟腑骨髓之中,遂難療治。此癥初起,只宜暢達(dá)情志,恬淡靜養(yǎng),內(nèi)服宣發(fā)郁熱,如逍遙散之劑,不使內(nèi)蒸。外用桃柳頭、生艾頭,搗爛,入麝香、雄黃末拌勻,烘熱,擦脊骨四肢關(guān)骨之處,以杜生蟲之害。更用百部(一斤,)生艾葉(四兩)煎湯,四周密圍,不使有風(fēng),中生炭火一盆,然后洗浴,早晚洗面。房中常燒玉樞丹,鼻聞此氣,可以殺蟲,如法調(diào)治,以圖萬一之僥幸!凡近視此病者,不宜饑餓,虛者宜服補藥,宜備安息及麝香,則蟲鬼不敢侵也。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傳尸勞瘵。
獺肝(一具,炙干)
為末,水服二錢,每服三次,以瘥為度。
此殺蟲之劑也。《紫庭方》云∶傳尸勞瘵必有蟲,須用乳香熏病患手,以帛覆之,良久出毛勞也。又法∶病患吸安息煙嗽不止者,乃屬傳尸,不嗽者,非傳也。蓋虛勞熱蒸積久,則生惡蟲,食人臟腑,同氣連枝,多遭傳染,甚至滅門。法當(dāng)補虛以復(fù)其元,殺蟲以絕其根,能殺其蟲,雖病者不生,亦可絕其傳疰。《金匱》之于虛勞門后,附獺肝散一方,豈無意哉!
他如獺爪、雄黃、桃仁、雷丸、青蒿、百部皆勞癥殺蟲之品,不可不考。劉氏云∶凡童子室女,不生歡笑,及鰥寡僧尼,情志抑郁,郁則熱蒸,久而生蟲,蟲侵臟腑骨髓之中,遂難療治。此癥初起,只宜暢達(dá)情志,恬淡靜養(yǎng),內(nèi)服宣發(fā)郁熱,如逍遙散之劑,不使內(nèi)蒸。外用桃柳頭、生艾頭,搗爛,入麝香、雄黃末拌勻,烘熱,擦脊骨四肢關(guān)骨之處,以杜生蟲之害。更用百部(一斤,)生艾葉(四兩)煎湯,四周密圍,不使有風(fēng),中生炭火一盆,然后洗浴,早晚洗面。房中常燒玉樞丹,鼻聞此氣,可以殺蟲,如法調(diào)治,以圖萬一之僥幸!凡近視此病者,不宜饑餓,虛者宜服補藥,宜備安息及麝香,則蟲鬼不敢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