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轉(zhuǎn)胞病,胎婦之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濃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dǎo)藥,鮮有應(yīng)效。因思胞為胎所墮,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者,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寵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澀,重取則弦,然左手稍和。余曰∶此得之憂患,澀為血少氣多,弦為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溢,則胞之所避而就下故墜。遂以四物湯加參、術(shù)、半夏、陳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俟少頃氣定,又與一帖。次早亦然。如是與八帖而安。此法未為的確,恐偶中耳!后又歷用數(shù)人亦效。未知果如何耶?仲景云∶婦人本肥盛且舉自滿,全羸瘦且舉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zhuǎn)。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wèn)》、《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jiàn)。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duì)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轉(zhuǎn)胞病,胎婦之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濃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dǎo)藥,鮮有應(yīng)效。因思胞為胎所墮,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者,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寵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澀,重取則弦,然左手稍和。余曰∶此得之憂患,澀為血少氣多,弦為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溢,則胞之所避而就下故墜。遂以四物湯加參、術(shù)、半夏、陳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俟少頃氣定,又與一帖。次早亦然。如是與八帖而安。此法未為的確,恐偶中耳!后又歷用數(shù)人亦效。未知果如何耶?仲景云∶婦人本肥盛且舉自滿,全羸瘦且舉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zhuǎn)。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