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枸杞葉250克,羊腎1只,羊肉100克,粳米約150克,蔥白2根,細(xì)鹽少許。
制作方法:將羊腎剖洗干凈,去內(nèi)膜,細(xì)切,再把羊肉洗凈切碎。用枸杞葉煎汁去渣,同羊腎羊肉、蔥白、粳米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細(xì)鹽少許,稍煮即成。
效用說明:益腎陰,補腎氣,壯元陽。適宜于腎虛勞損、陽氣衰敗、腰脊疼痛、腿腳痿弱、頭暈耳鳴、聽力減退或耳聾、陽痿、尿頻或遺尿等癥。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枸杞葉250克,羊腎1只,羊肉100克,粳米約150克,蔥白2根,細(xì)鹽少許。
制作方法:將羊腎剖洗干凈,去內(nèi)膜,細(xì)切,再把羊肉洗凈切碎。用枸杞葉煎汁去渣,同羊腎羊肉、蔥白、粳米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細(xì)鹽少許,稍煮即成。
效用說明:益腎陰,補腎氣,壯元陽。適宜于腎虛勞損、陽氣衰敗、腰脊疼痛、腿腳痿弱、頭暈耳鳴、聽力減退或耳聾、陽痿、尿頻或遺尿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