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鑒》 中濕

    作者: 龔信

    經(jīng)云∶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里也。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又曰∶或澀或細,或緩或濡,皆可得而斷。

    夫濕之為病,所感不同。有從外感而得之者,有從內傷而得之者。若居處卑濕之地,與夫道途沖斥風雨,或動作辛苦之人,汗出沾衣,皆濕從外感者也?;蝽э嬀茲{醺酩,多食柑橘瓜果之類,皆濕從內傷也。濕之中人,入皮膚為頑麻,入氣血為倦怠,入肺為喘滿,入脾為濕痰腫脹,入肝為脅滿而肢節(jié)不利,入腎則腰疼胯痛,身如板夾,腳如砂墜,入腑則麻木不仁,入臟則舒伸不得,而肢體強硬。又云∶濕本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故夏月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干燥。濕病本不自生,因熱而怫郁,不能宣行水道,故脾滯而生濕也。

    因濕生痰,故用二陳湯加羌活、防風、酒炒黃芩,去風行濕,蓋風能勝濕故也。大抵宜發(fā)汗及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是其治也。

    獨活寄生湯〔批〕(按此方補虛除濕之劑)

    治腎氣虛弱,坐臥濕地,腰背拘急,筋攣骨痛。或當風取涼過度,風邪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痛?;蜓礌恳胁狡D辛,及白虎歷節(jié)風。

    獨活(一兩五錢) 桑寄生(三兩,如無,以續(xù)斷代之) 當歸(一兩五錢) 川芎(一兩五錢) 白芍(一兩五錢) 熟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 茯苓(一兩) 牛膝(酒浸,一兩) 杜仲(酒炒,一兩) 秦艽(去蘆,一兩) 細辛(一兩) 防風(去蘆,一兩)桂心(一兩) 甘草(炙,三錢)

    上銼,每服一兩五錢,加生姜三片,水煎服。婦人帶下,作腰腿痛,合平胃散,加附子、小茴香。

    羌活勝濕湯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羌活(七分) 獨活(七分) 防風(五分)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本(一錢)蒼術(一錢) 川芎(八分) 蔓荊子(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升陽除濕湯治濕郁在下,此湯升以散之。

    升麻(一錢) 柴胡(一錢) 防風(一錢) 茯苓(八分)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蒼術(一錢) 陳皮(八分)

    上銼一劑,加生姜一大片,水煎服。

    經(jīng)驗白術酒(秘方) 治中濕遍身疼痛,難以轉側。

    白術(去蘆,一兩)

    上銼一劑,無灰老酒一鐘半,煎一鐘,去渣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