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治法

    作者: 徐春甫

    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能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甫謂∶果能如古人之知道,則不須藥,其髭發(fā)必能與形神俱而不衰白也。今人不能如古人,又不知資給之養(yǎng),其不早歲墮白者幾希。愚見今人七情六欲內外交侵,若不襲方藥以資之,鮮有能存其形神者也。必于四八之年先備滋益之藥,不待于既衰之后用之,亦是追及古人之十一也,較之自棄者,不亦偉哉!此則所謂雖不盡其自然之天,是亦其次曲而存之者也。)

    氣血盛則髭發(fā)美,氣血衰則髭發(fā)白,此必然之理也。人年三十之后,常服補腎滋陰之藥,保和氣血,至老頭須不白,信有驗矣。用藥于既衰之后,豈能及之乎?如凡事止于未動之先,則易為矣。若于既去之后而欲挽復之者,鮮有及焉。

    神仙六子丸、七珍至寶丹二藥,皆滋陰之妙劑。人于須發(fā)未白之先制此二藥,常常相間吞服不息,必能益壽烏須。若暫服不常,故難取效,知者審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