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飛揚

    拼音注音Dà Fēi Yánɡ別名

    馬鞍葉羊蹄甲(《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蝴蝶風、羊蹄藤(《廣西中藥志》),夜合葉(《貴州藥植目錄》)。

    出處

    《廣西中藥志》

    來源

    為豆科植物馬鞍葉羊蹄甲枝葉。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于溪邊、溝旁、山谷、疏林下或灌叢中。分布四川、湖北、廣西、云南、貴州、陜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小灌木,高約2米,幼枝、葉柄及花軸密被銹色短柔毛。葉互生,通常近圓腎形,長2~6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2裂,裂至葉的1/3~1/2,裂片圓,全緣,葉基部淺心形,下面密生紅棕色短柔毛,基出脈通常7~9條;葉柄長1~2厘米??偁罨ㄐ虺蕚惴繝?,與葉對生或頂生;小苞片1枚,線狀披針形;萼管短,裂片闊矩圓形,長約5毫米,被白色短柔毛;花瓣6,白色,狹匙形,長于萼片;雄蕊10,5長5短;雌蕊1,密被絨毛.莢果矩形,先端偏,有細尖頭,基部漸狹,無毛。花期5~6月。

    性味

    苦澀,平。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斂陰安神,除濕,殺蟲。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盜汗遺精,瘰竊,濕疹,疥癬。

    ①《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殺蟲止癢。治天泡瘡、頑癬及一切皮膚濕毒。"

    ②《貴州草藥》:"潤肺止咳,清熱斂陰,止痛安神。"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內服:煎湯,0.6~1兩;浸酒或研末。

    復方

    ①治百日咳:夜合葉的葉、百部、豬苦膽(炕干)各等量,研末。日服三次,每次三分至一錢,空腹時用開水吞服。

    ②治心悸失眠:夜合葉根、公雞頭、澀疙瘩根各五錢,石菖蒲、辰砂草各三錢。煨水服。

    ③治盜汗、遺精、夜尿多:夜合葉根一兩,菌子串、仙茅根、金櫻子各五錢。燉肉吃。

    ④治筋骨疼痛:夜合葉根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⑤治九子瘍:夜合葉根搗緘敷患處。(選方出《貴州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ǎi Lè ér Chá來源為豆科柏勒樹屬植物柏勒樹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生境分布生于熱帶灌叢、熱帶稀樹干草原和過渡森林里。分布于廣州。原形態(tài)有刺灌木或小喬......
  • 《中國藥典》:柏子仁拼音注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成熟種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種子,曬干,除去種皮,收集種仁......
  • 《中藥大辭典》:柏枝節(jié)拼音注音Bǎi Zhī Jié出處《唐本草》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的樹枝?;瘜W成分木材含揮發(fā)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約占50%,中有雪松醇,韋得醇,α-,β-及γ-叩巴萜醇,α-異叩巴萜醇,α-及β-側柏萜醇,β-異側柏......
  • 拼音注音Bǎi Shù別名柏、香扁柏來源柏科柏屬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種子、葉和樹脂等入藥。種子于球果秋季未裂開前采摘;樹脂......
  • 《中藥大辭典》:柏樹葉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全年可采,剪取枝葉,陰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廟宇等處常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原形態(tài)柏木,又名:香柏(《三輔舊事》),香扁柏、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