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羚羊角飲

    《圣濟總錄》卷九十八: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屑 梔子仁 冬葵子(炒)各30克 青葙子 紅藍(lán)花(炒)麥門冬(去心,焙)大青 大黃(銼,炒)各15克

    制法

    上八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血淋,小便出血,熱結(jié)澀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八《圣濟總錄》卷六十九: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鎊)1兩半,桂(去粗皮)2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嘔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冷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九《圣濟總錄》卷一六三: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2兩(鎊),紅藍(lán)花2兩,牛膝(酒浸,切,焙)2兩,桂1兩(去粗皮),芍藥1兩,生干地黃(焙)4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腰痛,舉動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三《圣濟總錄》卷一六二:羚羊角飲別名

    羚羊角散

    處方

    羚羊角屑1兩,前胡1兩(去蘆頭),人參1兩,桂1兩(去粗皮),芍藥1兩,大腹皮1兩(銼),蘆根1兩(洗,銼),甘草1兩(炙),當(dāng)歸(切,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傷寒壯熱,胸膈煩悶渴躁。

    用法用量

    羚羊角散(《普濟方》卷三五三)。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二《圣濟總錄》卷一五七: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屑半兩,芍藥1兩,枳實(去瓤,麩炒)3分,人參1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半產(chǎn)后心煩悶倦。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七《圣濟總錄》卷一一二:羚羊角飲別名

    羚羊角飲子、圓翳羚羊飲

    處方

    羚羊角(鎊)3兩,防風(fēng)(去叉)2兩,車前子1兩,細(xì)辛1兩(去苗葉),人參1兩,知母1兩(焙),黃芩(去黑心)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圓翳內(nèi)障。

    用法用量

    羚羊角飲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圓翳羚羊飲(《金鑒》卷七十七)。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二《圣濟總錄》卷一○八: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3分(鎊),菊花3分,羌活(去蘆頭)3分,漏蘆半兩(去蘆頭),胡黃連半兩,玄參半兩,升麻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眼不見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每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外臺》卷十引《延年秘錄》: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屑2兩,貝母3兩,生姜3兩,茯苓3兩,橘皮2兩,人參2兩,芍藥2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肺熱,胸背痛,時時干咳,不能食。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3次溫服,每服如人行8-9里久更服。

    注意

    禁生冷、蒜、面醋。

    摘錄《外臺》卷十引《延年秘錄》《圣濟總錄》卷十八: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3分(鎊),甘草(炙,銼)3分,獨活1兩半(去蘆頭),山梔子仁1兩半,防風(fēng)(去叉)1兩,枳殼1兩1分(去瓤,麩炒),黃耆1兩1分(炙,銼),蒺藜子1兩1分(炒),丹參1兩1分(去苗土,微炙),玄參1兩1分,木通(銼)1兩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大風(fēng)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取7分,去滓溫服,每日早食后及夜臥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八《圣濟總錄》卷一一二:羚羊角飲別名

    羚羊角湯

    處方

    羚羊角1兩(鎊),地骨皮1兩(洗),人參1兩,羌活1兩(去蘆頭),車前子1兩,玄參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青風(fēng)內(nèi)障。

    用法用量

    羚羊角湯(《科傳眼科龍木論》卷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二《圣濟總錄》卷八十三:羚羊角飲別名

    犀角飲子

    處方

    羚羊角半兩(鎊),羌活半兩(去蘆頭),桂半兩(去粗皮),牛膝半兩(酒浸,切,焙),白茯苓半兩(去黑皮),杏仁半兩(去皮尖雙仁,研),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大腹皮半兩,大黃(煨)半兩,葶藶子1分(紙上炒),木香1分,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焙),白術(shù)1分,防風(fēng)1分(去叉),枳殼1分(去瓤,麩炒),甘草(炙,銼)1分,檳榔半兩,白附子(炮)半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分為八服,若高年或臟腑虛冷即分作十六服。

    功能主治

    干濕腳氣。

    用法用量

    犀角飲子(《雞峰》卷四)。

    腳刺痛,加肉桂、附子、牛膝、羌活各1分;大便澀,加大黃、滑石末各2錢;筋脈拘急,加紫蘇、牛膝各1分;腳轉(zhuǎn)筋,加木瓜、牛膝各半兩;攻作浮熱,加麻黃、石膏各半兩,微得開立愈;氣攻心,加檳榔半兩,木香1分。

    注意

    忌濕面、炙煿、動風(fēng)等毒物。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圣濟總錄》卷一○三: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屑1兩,細(xì)辛(去苗葉)1分,甘菊花3分,葳蕤3分,芎3分,人參3分,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去黑心),梔子仁半兩,防風(fēng)半兩(去叉),甘草(生)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肝臟風(fēng)毒上沖,眼赤腫痛難開,頭額偏疼。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圣濟總錄》卷九十二:羚羊角飲處方

    羚羊角1兩(鎊屑),赤茯苓(去黑皮)1兩,木通(銼)半兩,桑根白皮1兩(銼),生干地黃(切,焙)1兩,薏苡仁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腎氣不足,客熱內(nèi)乘,小便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莪術(shù)油82g 冰片75g性狀呈乳白色、乳黃色或棕黃色的子彈形。炮制上二味,將莪術(shù)油與75g聚山梨酯80混勻,冰片用適量的乙醇溶解,與上述油溶液混合均勻。另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置水浴上熔化,加入上述藥液,充分?jǐn)噭颍嗳胨▌┠V校?.....
  • 處方巴豆1錢(微炒,研末)。功能主治小兒初生,口內(nèi)兩腮腫起。用法用量糝膏藥上貼囟門。摘錄《瘍科遺編》卷下......
  • 處方麻黃16兩,連翹4兩,生石膏8兩,滑石8兩,羌活6兩,天麻4兩,梔子(炒)2兩,細(xì)辛4兩,防風(fēng)4兩,獨活4兩,甘草4兩,全蝎2兩,薄荷2兩,白芍2兩,大黃2兩,荊芥2兩,黃芩2兩,川芎2兩,桔梗2兩,菊花2兩,當(dāng)歸2兩,白術(shù)(炒)2兩,......
  • 處方纏豆藤1兩5錢(8月內(nèi)收取毛豆梗上纏繞紅黃大者,陰干),生地黃1兩,山楂肉1兩,牛蒡子1兩,辰砂1兩(水飛,研細(xì)),黑豆30粒,新升麻7錢5分,獨活2錢,甘草5錢,當(dāng)歸(酒浸)5錢,赤芍藥5錢,黃連5錢,桔梗5錢,連翹7錢,苦絲瓜2條(......
  • 處方青皮(麩炒)2錢,橘紅5錢,白術(shù)(去蘆,蜜水炒)1兩半,白茯苓7錢半,麥門冬(去心)1兩,使君子肉(銼,炒)7錢5分,山楂肉5錢,麥芽(炒)5錢,金櫻子5錢,金櫻子肉(炒)5錢,芡實仁2錢半,蓮心肉(隔紙炒)5錢,甘草2錢。制法上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