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丁附散∶治翻胃嘔逆粥藥不下。
大附子(一枚,坐于磚石,四面著火,漸漸逼熱,淬入生姜汁中浸少時,如法再淬,約盡姜汁半碗許為度,去皮焙干為末) 丁香(二錢,研)
二味和勻每服二錢,水一盞、粟米少許,煎七分服。
一方∶治反胃,諸藥不效,惟用驢尿熱服,日二合,食后惟吐一半,晡時又服二合,吐便定。唐貞觀中大內中五六人患此,奏知同服,皆愈,病深者七日。此藥稍有毒,不可多服。
一方∶治反胃欲發(fā)時,以鸕 嘴噙口中遂下。
一方∶用野狼結喉暴干為末,每日五分,于米飲中食之妙。
一方∶甘蔗(二分)、姜汁(一分),和勻,每服一碗,日三服則不吐。
一方∶治反胃,粥湯入胃即吐,垂死,用人參二兩、水一升煮四合,熱頓服,日再進,兼以人參煮粥,遂不吐。
一方∶白粱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和服之。
一方∶治反胃嘔逆,出食有不化者。用米粉半升,搜和成劑,丸如梧桐子大,煮熟點鹽少許,空心和汁吞下。
掌中金∶治反胃極虛寒者,用大附子(一枚)、姜汁一碗,煮干,母丁香一個,共為細末,以少許安掌中,不時舐服。
正胃散∶用白水牛喉去兩頭節(jié),并筋膜脂肉節(jié)節(jié)取下,如阿膠片。以好米醋一大盞浸,微火翻勻炙干,再蘸再炙,醋盡為度,存性,不見日,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一方∶用明信 紅去煙止。用明信為末,每服二厘,溫水下,用黑驢尿尤效。
一方∶治反胃飲食不下,用地龍屎一兩,南木香半兩為細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陳皮姜湯送下。
一方∶用真蛤粉、姜汁米飲食后調下一錢。
一方∶干柿餅燒灰存性為末,好酒調下,每服一錢,不數(shù)次即愈。
《兵部手集》方治反胃食不下,羸弱不能動,用母姜二斤搗取汁,煮薄粥食之,作粥熟時加蛤粉三錢和之,煮三五沸吃。
一方∶用粟米粉作糊,和粉丸,梧桐子大。白水熟煮,放細醋中過,任吞之半杯。原湯點醋飲之亦妙。
《千金方》∶治反胃用小苓子為末,酒調方寸匕。
一方∶治吐逆反胃,暴急有火者,用田螺,不拘多少,用新水瓷盆養(yǎng)之,待吐泥出去螺,將泥澄下,去清水,傾泥于紙上,只下放灰食干稠即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藿香湯送下。
燒針丸∶專治吐逆,此為清鎮(zhèn)之劑。
黃丹(不拘多少),碾細,用去皮小棗肉丸,如芡實子大。每用針簽于燈上燒灰為末,乳汁下。
棗肉平胃散∶治反胃,開理脾胃,王道之劑。用制就平胃散一料,加紅棗肉、生姜各等分,焙干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鹽湯點服。
一方∶治翻胃積飲,用益元散,生姜自然汁澄下白腳,搜和成丸,如綠豆大,不時服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丁附散∶治翻胃嘔逆粥藥不下。
大附子(一枚,坐于磚石,四面著火,漸漸逼熱,淬入生姜汁中浸少時,如法再淬,約盡姜汁半碗許為度,去皮焙干為末) 丁香(二錢,研)
二味和勻每服二錢,水一盞、粟米少許,煎七分服。
一方∶治反胃,諸藥不效,惟用驢尿熱服,日二合,食后惟吐一半,晡時又服二合,吐便定。唐貞觀中大內中五六人患此,奏知同服,皆愈,病深者七日。此藥稍有毒,不可多服。
一方∶治反胃欲發(fā)時,以鸕 嘴噙口中遂下。
一方∶用野狼結喉暴干為末,每日五分,于米飲中食之妙。
一方∶甘蔗(二分)、姜汁(一分),和勻,每服一碗,日三服則不吐。
一方∶治反胃,粥湯入胃即吐,垂死,用人參二兩、水一升煮四合,熱頓服,日再進,兼以人參煮粥,遂不吐。
一方∶白粱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和服之。
一方∶治反胃嘔逆,出食有不化者。用米粉半升,搜和成劑,丸如梧桐子大,煮熟點鹽少許,空心和汁吞下。
掌中金∶治反胃極虛寒者,用大附子(一枚)、姜汁一碗,煮干,母丁香一個,共為細末,以少許安掌中,不時舐服。
正胃散∶用白水牛喉去兩頭節(jié),并筋膜脂肉節(jié)節(jié)取下,如阿膠片。以好米醋一大盞浸,微火翻勻炙干,再蘸再炙,醋盡為度,存性,不見日,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一方∶用明信 紅去煙止。用明信為末,每服二厘,溫水下,用黑驢尿尤效。
一方∶治反胃飲食不下,用地龍屎一兩,南木香半兩為細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陳皮姜湯送下。
一方∶用真蛤粉、姜汁米飲食后調下一錢。
一方∶干柿餅燒灰存性為末,好酒調下,每服一錢,不數(shù)次即愈。
《兵部手集》方治反胃食不下,羸弱不能動,用母姜二斤搗取汁,煮薄粥食之,作粥熟時加蛤粉三錢和之,煮三五沸吃。
一方∶用粟米粉作糊,和粉丸,梧桐子大。白水熟煮,放細醋中過,任吞之半杯。原湯點醋飲之亦妙。
《千金方》∶治反胃用小苓子為末,酒調方寸匕。
一方∶治吐逆反胃,暴急有火者,用田螺,不拘多少,用新水瓷盆養(yǎng)之,待吐泥出去螺,將泥澄下,去清水,傾泥于紙上,只下放灰食干稠即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藿香湯送下。
燒針丸∶專治吐逆,此為清鎮(zhèn)之劑。
黃丹(不拘多少),碾細,用去皮小棗肉丸,如芡實子大。每用針簽于燈上燒灰為末,乳汁下。
棗肉平胃散∶治反胃,開理脾胃,王道之劑。用制就平胃散一料,加紅棗肉、生姜各等分,焙干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鹽湯點服。
一方∶治翻胃積飲,用益元散,生姜自然汁澄下白腳,搜和成丸,如綠豆大,不時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