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藥方

    作者: 徐春甫

    (仁齋)加味保和丸治食飽后即倦怠嗜臥。(方見脾胃門。)

    六君子湯、二陳湯(俱見前。)

    (東垣)益胃湯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倦怠,煩躁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干不喜飲冷。

    人參 黃 (各五分) 蒼術(shù) 白術(shù)(各一錢) 陳皮 半夏 升麻 柴胡(各六分)當(dāng)歸 黃芩 甘草 益智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八分,食前稍熱服。忌生冷硬物酒面。

    生姜和中湯治食不下,口干虛渴,四肢倦怠。

    人參(八分) 蒼術(shù) 白術(shù)(各一錢) 陳皮 葛根 升麻 柴胡 本 羌活(各五分)生黃芩(一錢) 酒黃(五分) 生甘草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生姜五片、棗二枚,煎一盞,食前稍熱服。

    升陽除濕湯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倦。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麥芽 豬苓 澤瀉(各五分) 益智仁 神曲 防風(fēng) 羌活 升麻(各三分) 蒼術(shù)(制,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空心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