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手太陽小腸經(jīng)穴圖

    作者: 徐春甫

    手太陽小腸經(jīng)穴圖(圖缺)

    【主治】瘧寒熱,目翳,鼻衄耳聾,頭強不得回顧,癲疾,臂肘攣急。

    腕骨在手外側(cè)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陽小腸脈所過為原。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頸項腫,寒熱耳鳴,目出冷淚生翳,肘不得屈伸,瘧疾煩悶頭痛,螈 五指掣。

    陽谷在手外側(cè)腕中,銳骨下陷中。手太陽小腸所行為經(jīng)火。針二分,灸三壯。

    【主治】癲疾發(fā)狂,熱病汗不出,脅痛項腫,寒熱,耳聾耳鳴,齒齲痛,臂不舉,小兒螈 舌強。

    養(yǎng)老在手踝骨前上,一云腕骨后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肩臂酸痛,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上下,目視不明。

    支正在腕后五寸。手太陽絡脈別走少陰。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五勞,癲狂驚風,風虛肘臂不能屈伸。手不能握,腰背酸項強。

    少海在肘內(nèi)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頭取之。手太陽小腸脈所入為合土。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肘臂肩 頸項痛,寒熱齒根腫,風眩瘍腫,小腹痛,五癇螈 。

    肩貞在曲胛下兩骨解間,肩 后陷中。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傷寒寒熱,耳鳴耳聾,缺盆肩中熱痛,風痹手足麻木不舉。

    挾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手太陽、陽維、陽蹺三經(jīng)之會。針八分,灸三壯。

    【主治】臂酸無力,肩痛引胛,寒熱氣腫痙痛。

    天宗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針五分,灸二壯。

    【主治】肩臂酸疼,肘外后廉痛,頰頷腫。

    秉風天 外肩上小 后,舉臂有空。手太陽、陽明、手少陽、足少陽四脈之會。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肩痛不能舉。

    曲垣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肩臂熱痛拘急。

    肩外俞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針六分,灸三壯。

    【主治】肩胛痛,周痹,寒至肘。

    肩中俞肩胛內(nèi)廉去脊二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咳嗽生氣唾血,寒熱目視不明。

    天窗(一名窗籠) 在頸大筋間,曲頰下扶突后動脈應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頸痛,肩胛引項不得顧,頰腫齒噤。

    天容在耳下曲頰后。灸三壯。

    【主治】癭,頸癰不可回顧,不能言,胸滿嘔逆吐沫,齒噤,耳鳴耳聾。

    在面 骨下廉,銳骨端陷中。手少陽、太陽之會。針二分。

    【主治】口 ,眼 不正, 腫齒痛。

    聽宮(一名多所聞) 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脈之會。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失音癲疾,心腹?jié)M,耳內(nèi)蟬鳴。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