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足陽明胃經(jīng)穴圖(圖缺)
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
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luò)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nèi)廉,挾臍入氣沖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氣沖而合,以下髀關(guān)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nèi)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陽蹺脈任脈胃脈之會。禁灸,禁針。
【主治】冷淚出,瞳子癢,遠視KT KT ,昏夜無見,口眼 斜。
四白在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者正視取之。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目昏痛,僻淚,眼弦癢,口眼 僻不能言。
巨挾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蹺脈足陽明之會。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螈 ,唇頰腫痛,口 僻,目瞳青盲無見,遠視KT KT ,面風(fēng),鼻 腫,香港腳膝腫痛。
地倉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任蹺脈之會。針三分,灸二七壯。
【主治】偏風(fēng),口眼 斜,目不得閉,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 動,遠視KT KT ,昏夜無見。
大迎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dāng)兩肩是穴。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風(fēng)痙口喑,口噤不開,唇吻 動,頰腫牙痛,寒熱瘰 ,舌強不能言,目痛不得閉。
頰車(一名機關(guān),一名曲牙) 耳下曲頰端近前陷中,開口有空。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中風(fēng)口噤,失音不語,口眼 斜,頰腫牙痛不可嚼物。
下關(guān)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則閉,閉口有穴。足陽明少陽之會。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偏風(fēng),口眼 斜,耳鳴耳聾,痛癢出汗失欠,牙車脫臼。
頭維額角入發(fā)際,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少陽陽明二脈之會。針三分,禁灸。
【主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淚出偏風(fēng),視物不明。
人迎(一名五會) 頸下大脈動應(yīng)手,夾結(jié)喉兩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足陽明少陽之會,禁針灸。
水突(一名水門) 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得臥。
氣舍頸直人迎下夾天突陷中。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上氣,肩腫不能顧,喉痹咽哽食飲不下,癭瘤。
缺盆(一名天蓋) 在肩下橫骨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喘急息賁,胸滿水腫,瘰 ,喉痹汗出寒熱,缺盆中腫外瘡,傷寒胸中熱不已。
氣戶在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去中行各四寸,去膺窗四寸八分。
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上氣,胸背痛,支滿喘急不得息,不知味。
庫房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唾膿血濁沫。
屋翳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氣戶下三寸二分,去中行各四寸,巨骨下四寸八分仰而取之。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上氣,唾膿血濁痰,身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爍,螈 不仁。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針?biāo)姆郑奈鍓选?/p>
【主治】胸滿短氣不得臥,腸鳴注泄,乳癰寒熱。
乳中當(dāng)乳之中是,微針,禁灸。
乳根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胸下痛滿悶,膈氣不下,食噎,臂痛乳痛,凄凄寒熱,霍亂轉(zhuǎn)筋四厥。
不容幽門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任脈各三寸,上脘兩旁各一寸,直四肋間。
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腹?jié)M 癖,肩脅痛心痛,唾血喘嗽,嘔吐痰癖,腹虛鳴不嗜食,疝瘕。
承滿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腹脹腸鳴,上氣喘急,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粱門在承滿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脅下積氣,飲食不思,大腸滑泄,完谷不化。
關(guān)門在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八分,灸五壯。
【主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痢,不欲食,走氣痛,痰瘧,振寒,遺溺。
太乙在關(guān)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八分,灸五壯。
【主治】心煩癲狂,吐舌。
滑肉門在太乙下一寸,下夾臍下一寸至天樞,去中行各三寸。針八分,灸五壯。
【主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舌強。
天樞(一名長溪,一名谷門) 去肓俞寸半,夾臍中兩旁各二寸陷中,大腸之募。
針五分,灸五壯。(《拔萃》灸百壯。)
【主治】奔豚,泄瀉,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上氣沖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沖心,煩滿嘔吐,霍亂不嗜食,身黃瘦,女人 瘕血桔成塊,漏下月水不調(diào)。
外陵在天樞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大巨在外陵下一寸,天樞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小腹脹滿,小便難, 疝,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針八分半,灸五壯。
【主治】肩背酸痛,三焦膀胱腎熱氣,婦人小腹脹痛引陰中,月經(jīng)至則腰腹脹痛,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
歸來在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針二分半,灸五壯。
【主治】奔豚,腎子上入腹引心痛,九疝,婦人血臟積冷。
氣沖(一名氣街) 在歸來下,《素注》腹下夾臍相去四寸,鼠鼷上一寸,動脈應(yīng)手宛宛中。沖脈所起。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腹?jié)M不得正臥, 疝,大腸中熱,身熱腹痛陰莖痛,奔豚,婦人無子,妊娠子上沖心,產(chǎn)難包衣不下。
髀關(guān)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針六分,灸三壯。
【主治】腰痛膝寒,足麻木不仁,痿痹股內(nèi)筋絡(luò)急,小腹引喉痛。
伏兔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一云膝蓋上七寸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名。
【主治】香港腳膝冷風(fēng)痹,婦人八部諸疾。
陰市(一名陰鼎) 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主治】腳膝冷,痿痹不仁,不得屈伸,寒疝,小腹痛滿。
梁丘膝上二寸兩筋間。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腳膝痛,冷痹不仁,不可屈伸,足寒,乳腫痛。
犢鼻在膝臏下 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膝中腫痛不仁,難跪,香港腳。
三里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內(nèi)宛宛中,兩筋分肉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趺上動脈止矣。針五分,灸七壯。(《千金》灸二百壯。)
【主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痛,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痰癖,四肢滿,膝 酸痛,目不明。主治五勞七傷,羸瘦虛乏等證皆治。
巨虛上廉(一名上巨虛) 三里下三寸,舉足取之。足陽明胃合手陽明大腸。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臟氣不足,偏風(fēng)香港腳,腰腿手足不仁,腳脛酸疼不能久立,俠臍腹痛,腸中切痛。
條口在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足膝麻木腳痛,趺腫轉(zhuǎn)筋,濕痹,足緩不收,不能久立。
巨虛下廉(一名下巨虛) 上廉下三寸,蹲地舉足取之。足陽明胃與手太陽小腸合。
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小腸氣,面無顏色,偏風(fēng)腿痿,足不履地,熱風(fēng)冷痹,風(fēng)濕痹喉痹,足跗不收,跟腫。
豐隆外踝上八寸,下 外廉陷中,足陽明絡(luò)別走太陰。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厥逆小便難,怠惰,腿膝酸,屈伸不便,腹痛如切,肢腫足清寒濕,喉痹不能言,癲狂見鬼好笑。
解溪在沖陽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陽明胃脈所行為經(jīng)火。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風(fēng)氣面浮,厥氣上沖,腹脹頭痛,目眩顛疾煩心,膝股 腫,轉(zhuǎn)筋霍亂。
沖陽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三寸骨間動脈,足陽明胃脈所過為原。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偏風(fēng),口眼 斜,齒齲,跗腫,發(fā)寒熱,腹堅大,不嗜食,傷寒發(fā)狂。
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jié)后陷中,去內(nèi)庭二寸,足陽明胃脈所注為俞木。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汗不出,振寒瘧疾。
內(nèi)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陽明胃脈所溜為滎。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四肢厥逆,腹?jié)M數(shù)欠,惡聞人聲,口 ,齒齲,鼻衄,赤白痢,手足逆冷。
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胃脈所出為井金。針一分,灸一壯。
【主治】尸厥口噤,狀如中惡,心腹?jié)M,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熱瘧,不食,面腫,膝臏腫痛,多驚發(fā)狂。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足陽明胃經(jīng)穴圖(圖缺)
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
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luò)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nèi)廉,挾臍入氣沖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氣沖而合,以下髀關(guān)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nèi)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陽蹺脈任脈胃脈之會。禁灸,禁針。
【主治】冷淚出,瞳子癢,遠視KT KT ,昏夜無見,口眼 斜。
四白在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者正視取之。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目昏痛,僻淚,眼弦癢,口眼 僻不能言。
巨挾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蹺脈足陽明之會。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螈 ,唇頰腫痛,口 僻,目瞳青盲無見,遠視KT KT ,面風(fēng),鼻 腫,香港腳膝腫痛。
地倉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任蹺脈之會。針三分,灸二七壯。
【主治】偏風(fēng),口眼 斜,目不得閉,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 動,遠視KT KT ,昏夜無見。
大迎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dāng)兩肩是穴。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風(fēng)痙口喑,口噤不開,唇吻 動,頰腫牙痛,寒熱瘰 ,舌強不能言,目痛不得閉。
頰車(一名機關(guān),一名曲牙) 耳下曲頰端近前陷中,開口有空。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中風(fēng)口噤,失音不語,口眼 斜,頰腫牙痛不可嚼物。
下關(guān)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則閉,閉口有穴。足陽明少陽之會。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偏風(fēng),口眼 斜,耳鳴耳聾,痛癢出汗失欠,牙車脫臼。
頭維額角入發(fā)際,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少陽陽明二脈之會。針三分,禁灸。
【主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淚出偏風(fēng),視物不明。
人迎(一名五會) 頸下大脈動應(yīng)手,夾結(jié)喉兩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足陽明少陽之會,禁針灸。
水突(一名水門) 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得臥。
氣舍頸直人迎下夾天突陷中。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上氣,肩腫不能顧,喉痹咽哽食飲不下,癭瘤。
缺盆(一名天蓋) 在肩下橫骨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喘急息賁,胸滿水腫,瘰 ,喉痹汗出寒熱,缺盆中腫外瘡,傷寒胸中熱不已。
氣戶在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去中行各四寸,去膺窗四寸八分。
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上氣,胸背痛,支滿喘急不得息,不知味。
庫房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唾膿血濁沫。
屋翳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氣戶下三寸二分,去中行各四寸,巨骨下四寸八分仰而取之。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上氣,唾膿血濁痰,身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爍,螈 不仁。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針?biāo)姆郑奈鍓选?/p>
【主治】胸滿短氣不得臥,腸鳴注泄,乳癰寒熱。
乳中當(dāng)乳之中是,微針,禁灸。
乳根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胸下痛滿悶,膈氣不下,食噎,臂痛乳痛,凄凄寒熱,霍亂轉(zhuǎn)筋四厥。
不容幽門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任脈各三寸,上脘兩旁各一寸,直四肋間。
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腹?jié)M 癖,肩脅痛心痛,唾血喘嗽,嘔吐痰癖,腹虛鳴不嗜食,疝瘕。
承滿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腹脹腸鳴,上氣喘急,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粱門在承滿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二分,灸五壯。
【主治】脅下積氣,飲食不思,大腸滑泄,完谷不化。
關(guān)門在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八分,灸五壯。
【主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痢,不欲食,走氣痛,痰瘧,振寒,遺溺。
太乙在關(guān)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針八分,灸五壯。
【主治】心煩癲狂,吐舌。
滑肉門在太乙下一寸,下夾臍下一寸至天樞,去中行各三寸。針八分,灸五壯。
【主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舌強。
天樞(一名長溪,一名谷門) 去肓俞寸半,夾臍中兩旁各二寸陷中,大腸之募。
針五分,灸五壯。(《拔萃》灸百壯。)
【主治】奔豚,泄瀉,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上氣沖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沖心,煩滿嘔吐,霍亂不嗜食,身黃瘦,女人 瘕血桔成塊,漏下月水不調(diào)。
外陵在天樞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針三分,灸五壯。
【主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大巨在外陵下一寸,天樞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針五分,灸五壯。
【主治】小腹脹滿,小便難, 疝,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針八分半,灸五壯。
【主治】肩背酸痛,三焦膀胱腎熱氣,婦人小腹脹痛引陰中,月經(jīng)至則腰腹脹痛,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
歸來在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針二分半,灸五壯。
【主治】奔豚,腎子上入腹引心痛,九疝,婦人血臟積冷。
氣沖(一名氣街) 在歸來下,《素注》腹下夾臍相去四寸,鼠鼷上一寸,動脈應(yīng)手宛宛中。沖脈所起。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腹?jié)M不得正臥, 疝,大腸中熱,身熱腹痛陰莖痛,奔豚,婦人無子,妊娠子上沖心,產(chǎn)難包衣不下。
髀關(guān)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針六分,灸三壯。
【主治】腰痛膝寒,足麻木不仁,痿痹股內(nèi)筋絡(luò)急,小腹引喉痛。
伏兔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一云膝蓋上七寸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名。
【主治】香港腳膝冷風(fēng)痹,婦人八部諸疾。
陰市(一名陰鼎) 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主治】腳膝冷,痿痹不仁,不得屈伸,寒疝,小腹痛滿。
梁丘膝上二寸兩筋間。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腳膝痛,冷痹不仁,不可屈伸,足寒,乳腫痛。
犢鼻在膝臏下 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膝中腫痛不仁,難跪,香港腳。
三里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內(nèi)宛宛中,兩筋分肉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趺上動脈止矣。針五分,灸七壯。(《千金》灸二百壯。)
【主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痛,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痰癖,四肢滿,膝 酸痛,目不明。主治五勞七傷,羸瘦虛乏等證皆治。
巨虛上廉(一名上巨虛) 三里下三寸,舉足取之。足陽明胃合手陽明大腸。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臟氣不足,偏風(fēng)香港腳,腰腿手足不仁,腳脛酸疼不能久立,俠臍腹痛,腸中切痛。
條口在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足膝麻木腳痛,趺腫轉(zhuǎn)筋,濕痹,足緩不收,不能久立。
巨虛下廉(一名下巨虛) 上廉下三寸,蹲地舉足取之。足陽明胃與手太陽小腸合。
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小腸氣,面無顏色,偏風(fēng)腿痿,足不履地,熱風(fēng)冷痹,風(fēng)濕痹喉痹,足跗不收,跟腫。
豐隆外踝上八寸,下 外廉陷中,足陽明絡(luò)別走太陰。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厥逆小便難,怠惰,腿膝酸,屈伸不便,腹痛如切,肢腫足清寒濕,喉痹不能言,癲狂見鬼好笑。
解溪在沖陽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陽明胃脈所行為經(jīng)火。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風(fēng)氣面浮,厥氣上沖,腹脹頭痛,目眩顛疾煩心,膝股 腫,轉(zhuǎn)筋霍亂。
沖陽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三寸骨間動脈,足陽明胃脈所過為原。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偏風(fēng),口眼 斜,齒齲,跗腫,發(fā)寒熱,腹堅大,不嗜食,傷寒發(fā)狂。
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jié)后陷中,去內(nèi)庭二寸,足陽明胃脈所注為俞木。針五分,灸三壯。
【主治】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汗不出,振寒瘧疾。
內(nèi)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陽明胃脈所溜為滎。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四肢厥逆,腹?jié)M數(shù)欠,惡聞人聲,口 ,齒齲,鼻衄,赤白痢,手足逆冷。
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胃脈所出為井金。針一分,灸一壯。
【主治】尸厥口噤,狀如中惡,心腹?jié)M,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熱瘧,不食,面腫,膝臏腫痛,多驚發(f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