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徹》 少腹痛

    作者: 懷遠(yuǎn)

    少腹隸于厥陰.厥陰者肝也.為陰中之至陰.中寒一癥.少腹絞痛.唇青囊縮.非桂、附、吳茱萸不為功.肝乃藏血之臟.凡閃挫跌撲.有所損傷凝結(jié)者.少用必脹滿而疼.小便利.大便黑.非桃仁、澤蘭、紅花不為效.木曰曲直.曲直作酸.肝火下流.小便頻數(shù).少腹拘急.或時作疼.非山梔、鉤藤、芍藥不為?。欢俑怪校螂诪橹荻迹市”悴焕浾撸?dāng)利其小便.小便自利而脹者.當(dāng)治其血.二癥又迥不同也.要之足三陰經(jīng)太陰居上.則理中焦.少陰厥陰居下.則補(bǔ)下焦.大抵虛寒者十之七.實熱者十之三也.女人患此尤多.余每以桃仁、茱萸.一取其破血.一取其同氣.而調(diào)經(jīng)恒效.蓋有所凝滯而然也.臨癥者辨之.

    一厥陰中寒.少腹絞痛.煩躁厥逆.或嘔.用仲景吳茱萸湯.

    一閃挫作痛.用柴胡、鉤藤、當(dāng)歸、丹皮、茯苓、甘草、延胡索之類.若困卷甚.四物湯加白術(shù)、茯苓、牛膝、鉤藤、柴胡、杜仲.

    一小腹蓄血.小便自利.大便色黑.桃仁承氣湯.如元?dú)馊跽撸ハ?、黃.減甘草.加生地、澤蘭、紅花、丹皮.

    一色欲過度而痛.六味湯加杜仲、柴胡.脈遲弱者加肉桂.

    一濕熱滲注.少腹內(nèi)痛.小便淋瀝者.用龍膽瀉肝湯.

    一沖疝氣逆上攻.少腹左痛.用木香、川芎、山梔、吳茱萸、枳實、青皮、小茴香、廣皮.

    一膀胱氣不化.小便不利而痛.五苓散加減.

    一大便秘結(jié).少腹脹滿而痛.在傷寒脈實.用承氣湯.老人血虛而秘.或病久元?dú)馊跽撸米甜B(yǎng)陰血.如麻仁、桃仁、杏仁、郁李仁之類.虛甚.六味湯加杜仲、牛膝、蓯蓉、鎖陽.

    一元?dú)庀孪荩「怪貕櫍喾a(bǔ)中益氣湯.

    一男婦奔豚氣塊.用地黃膏子丸.

    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泡七次) 生姜 人參(各一錢)

    棗一枚.水煎.或入桂、附.

    桃仁承氣湯

    桃仁(十個) 肉桂 甘草(各一錢) 大黃(二錢半)

    水煎.去渣.入芒硝一錢五分.熱服.

    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酒炒) 柴胡 車前子(焙研) 澤瀉(各一錢) 木通 生地黃 歸尾 黃芩 生甘草 山梔(各五分)

    水煎.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胡熒
  • 作者:
    唐大烈
  • 作者:
    吳普
  • 作者:
    吳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鄒存檢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