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山枝子、羊皮袋、山辛夷、十里香、山梔子
本品以皮袋香之名載于清代《植物名實圖考》,云:"皮袋香一名山枝子,生云南山中。樹高數(shù)尺,葉長寸半許,本小末奓,深綠厚硬。春發(fā)紫苞,苞坼蓇葖,潔白如玉,微似玉蘭而小。開花五出,細膩有光,黃蕊茸茸,中吐綠須一縷,質(zhì)既縞潔,香尤清馝。薝卜對此,色香俱粗。山人擔(dān)以入市,以為瓶供。"根據(jù)以上詳細的植物形態(tài)描述和產(chǎn)地,其原植物即云南含笑。
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云南含笑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ex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摘,晾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2300m的松杉林下及山地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
常綠灌木,高2-4m。芽、幼枝、葉柄及幼葉下面和花梗均密被深紅色平伏毛。葉柄長4-5mm;托葉痕為葉柄的三分之一或幾達葉柄先端,單葉互生;葉革質(zhì);葉片長圓形或窄倒卵形,長4-10cm,寬1.5-3.5m,先端圓鈍或具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平伏毛,側(cè)脈7-9對,干時網(wǎng)脈兩面凸起?;▎紊~腋,花梗粗短,長3-7mm;花白色,極芳香;花被6-12(-17);雄蕊多數(shù),長0.5-lcm;雌蕊心皮多數(shù),雌蕊群及柄均被紅褐色細毛。聚合果常僅5-8個蓇葖發(fā)育,蓇葖果扁球形,先端具短尖頭。種子1-2,成熟時懸掛于絲狀的種柄上。花期3-4月,果期8-9月。
澀;微苦;性涼
清熱解毒。主咽喉炎;鼻炎;結(jié)膜炎;腦漏
內(nèi)服:煎湯,10-15g。
《植物名實圖考》謂本品:“俗以花苞久含,故有皮袋之目。”
《植物名實圖考》:"檀萃《滇海虞衡志》:含笑花俗名羊皮袋,花如山梔子,開時滿樹,香滿一院,即此。但含笑以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山枝子、羊皮袋、山辛夷、十里香、山梔子
出處本品以皮袋香之名載于清代《植物名實圖考》,云:"皮袋香一名山枝子,生云南山中。樹高數(shù)尺,葉長寸半許,本小末奓,深綠厚硬。春發(fā)紫苞,苞坼蓇葖,潔白如玉,微似玉蘭而小。開花五出,細膩有光,黃蕊茸茸,中吐綠須一縷,質(zhì)既縞潔,香尤清馝。薝卜對此,色香俱粗。山人擔(dān)以入市,以為瓶供。"根據(jù)以上詳細的植物形態(tài)描述和產(chǎn)地,其原植物即云南含笑。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云南含笑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ex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摘,晾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2300m的松杉林下及山地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2-4m。芽、幼枝、葉柄及幼葉下面和花梗均密被深紅色平伏毛。葉柄長4-5mm;托葉痕為葉柄的三分之一或幾達葉柄先端,單葉互生;葉革質(zhì);葉片長圓形或窄倒卵形,長4-10cm,寬1.5-3.5m,先端圓鈍或具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平伏毛,側(cè)脈7-9對,干時網(wǎng)脈兩面凸起?;▎紊~腋,花梗粗短,長3-7mm;花白色,極芳香;花被6-12(-17);雄蕊多數(shù),長0.5-lcm;雌蕊心皮多數(shù),雌蕊群及柄均被紅褐色細毛。聚合果常僅5-8個蓇葖發(fā)育,蓇葖果扁球形,先端具短尖頭。種子1-2,成熟時懸掛于絲狀的種柄上。花期3-4月,果期8-9月。
性味澀;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炎;鼻炎;結(jié)膜炎;腦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復(fù)方《植物名實圖考》謂本品:“俗以花苞久含,故有皮袋之目。”
各家論述《植物名實圖考》:"檀萃《滇海虞衡志》:含笑花俗名羊皮袋,花如山梔子,開時滿樹,香滿一院,即此。但含笑以花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