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皮哨子

    《中藥大辭典》:皮哨子拼音注音Pí Shào Zi別名

    無患子(《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川滇無患子果皮種子。

    生境分布

    生于密林、溝谷、田邊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10~15米。枝有暗黃色皮孔,新生枝被暗黃灰色短柔毛。雙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連柄長20~35厘米。小葉8~14,卵形至長橢圓形,長6~14厘米,寬2.5~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或鈍,兩側(cè)不對稱,全緣,兩面沿脈被疏短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頂生,長12~25厘米,與花柄同被短柔毛;花小,白色;萼片5,卵形,基部暗紫色,邊緣近膜質(zhì),有緣毛;花瓣通常4,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毫米;花盤偏于一側(cè);雄蕊8。比花瓣短:子房密被毛。核果球形,平滑,徑15~18毫米,果皮肉質(zhì);種子黑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化學成分

    種子含油15%。

    性味

    《滇南本草》:"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治疝氣,疥癩。

    ①《滇南本草》:"皮:治膀胱疝氣疼痛。子殼:殺蟲。"

    ②《滇南本草圖說》:"治七疝肝氣癥,狐疝用茴香為使;水疝用陳皮為使;余者引用橘核為使;燒灰吹鼻,治諸蟲入腦。"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炮熟食,3~7粒。

    復方

    治疥癩、頭虱:皮哨子種子,煎水外洗。(《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皮哨子拼音注音Pí Shào Zi別名

    菩提珠。

    英文名Seed of Delavay Soapberry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川滇無患子的果實或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pindus delavayi(Franch.) Radlk.[Pancovi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果實,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2600m處的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川滇無患子 落葉喬木,高10m以上。樹皮黑褐色;小枝被短柔毛。偶數(shù)現(xiàn)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25-35cm或更長,葉軸有疏柔毛;小葉4-6對,很少7對,對生或有時近互生;小葉柄通常短于1cm;小葉片紙質(zh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兩側(cè)常不對稱,長6-14cm,寬2.5-5cm,先端短尖,基部鈍,上面僅中脈和側(cè)脈上有柔毛,下面被疏柔毛或近無毛。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常三回分枝,被柔毛;花兩側(cè)對稱,花蕾球形,花梗長約2mm;萼片5,小的闊卵形,長2-2.5mm,大的長圓形,長約3.5mm,外面基部和邊緣被柔毛;花瓣4(極少5或6),狹披針形,長約5.5mm,鱗片大型,邊緣密被長柔毛;花盤半月狀,肥厚;雄蕊8,稍伸出。果的發(fā)育果爿近球形,直徑約2.2cm,黃色?;ㄆ谙某?,果期秋末。

    化學成分

    果皮含皮哨子甙(pyishiauosid)Ⅰb、Ⅱ、Ⅲa、Ⅳa、Ⅳb,皂甙(sapoin)A、C,無患于屬皂甙(sapindoside)A、B,無患子皂甙(mukurozisaponin)X、Y1、Y2、E1、G,皮哨子皂甙(hishoushi-saponin)A、Ee。

    歸經(jīng)

    腎;膀胱經(jīng)

    性味

    苦;微寒

    功能主治

    行氣消積;解毒殺蟲。主疝氣疼痛;小兒疳積;乳蛾;痄腮;疥癩;黃水瘡;蛔蟲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或炮熟食,3-7粒。外用:適量,煎湯外洗。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皮:治膀胱疝氣疼痛。子殼:殺蟲。

    2.《滇南本草圖說》:治七疝肝氣癥,狐疝用茴香為使;水疝用陳皮為使;余者引用橘核為使;燒灰吹鼻,治諸蟲入腦。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拼音注音Bō Luó Mì別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陽雜俎》),曩伽結(jié)(《綱目》),優(yōu)珠曇、天婆羅(《中國樹木分類學》),樹婆羅(《廣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果實......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葉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處《廣西藥植名錄》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葉。功能主治①《中國樹木分類學》:“葉磨粉,熱之以敷創(chuàng)傷。“②《廣西藥植名錄》:“治潰瘍。“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樹液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桑科植物木波羅樹干中流出的樹脂。用刀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即用盛器裝好備用。性味《廣西中草藥》:“味淡澀?!肮δ苤髦巍稄V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核中仁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種仁。性味《綱目》:“甘微酸,平,無毒?!肮δ苤髦我鏆猓ㄈ?。治產(chǎn)后乳少或乳汁不通。①《綱目》:“補中益氣?!阿凇蛾懘ū静荨罚?.....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別名馬鞍藤、腎葉天劍來源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腎葉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秋冬采集根狀莖,洗凈曬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曬干。性味微苦,溫。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