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中風(fēng)及剛?cè)岫?。及香港腳痹弱,不能轉(zhuǎn)側(cè),兼治小兒驚風(fēng)。
麻黃(制,可去,加葛根) 桂心 甘草(各半兩) 防風(fēng)(三錢三字) 芍藥 白術(shù) 人參川芎 附子 防己 黃芩(各一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厘清汁;入生姜汁再煎一、二沸,溫服,日三服,夜二服。若柔 自汗者,去麻黃;夏間及病有熱者,去附子,減桂一半;冬及初春去黃芩。(第三卷雖有,然其中有杏仁,無白術(shù)。)雖然陳無擇評曰∶產(chǎn)后汗出多變,亦令服續(xù)命湯,此又難信。既汗多如何更服麻黃、官桂、防己、黃芩輩?不若大豆紫湯為佳。太醫(yī)局方大圣散亦良藥也。愚觀朱奉議云∶凡剛?cè)岫?,小續(xù)命湯并可加減與之。若柔自汗者,有去麻黃加葛根之說。朱奉議必有所據(jù)。雖大豆紫湯、大圣散良,亦不可偏見曲說,有妨古人之意。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中風(fēng)及剛?cè)岫?。及香港腳痹弱,不能轉(zhuǎn)側(cè),兼治小兒驚風(fēng)。
麻黃(制,可去,加葛根) 桂心 甘草(各半兩) 防風(fēng)(三錢三字) 芍藥 白術(shù) 人參川芎 附子 防己 黃芩(各一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厘清汁;入生姜汁再煎一、二沸,溫服,日三服,夜二服。若柔 自汗者,去麻黃;夏間及病有熱者,去附子,減桂一半;冬及初春去黃芩。(第三卷雖有,然其中有杏仁,無白術(shù)。)雖然陳無擇評曰∶產(chǎn)后汗出多變,亦令服續(xù)命湯,此又難信。既汗多如何更服麻黃、官桂、防己、黃芩輩?不若大豆紫湯為佳。太醫(yī)局方大圣散亦良藥也。愚觀朱奉議云∶凡剛?cè)岫?,小續(xù)命湯并可加減與之。若柔自汗者,有去麻黃加葛根之說。朱奉議必有所據(jù)。雖大豆紫湯、大圣散良,亦不可偏見曲說,有妨古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