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婦人大全良方》 血枯方論第十

    作者: 陳自明

    (出駱龍吉方)

    《腹中論》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于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后血,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注云∶夫藏血受天一之氣,以為滋榮者也。其經上貫膈,布脅肋,今脫血失精,肝氣已傷,故血枯涸而不榮;胸脅滿,以經絡所貫然也;妨于食,則以肝病傳脾胃。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則以肝病而肺乘之。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后血,皆肝病血傷之證也。

    治婦人血枯,胸膈四肢滿,妨于食飲,病至聞腥臊臭氣,先唾血,出清液,或前后泄血,目眩轉,月事衰少不來。

    烏賊魚骨(去甲,四兩) 茹(一兩)

    上為末,以雀卵和成劑,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以鮑魚煎湯下,以飯壓之。

    治婦人胸脅支滿,聞腥臊氣,唾血目眩,不能飲食,泄血不已,日久血枯。蓯蓉丸。

    蓯蓉(酒浸) 熟地黃 白茯苓 菟絲子(制) 附子(炮) 當歸(炒) 白石英(研)五味子 禹余糧(制,研) 烏賊魚骨(去甲,各一兩) 人參(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二、三十丸,米湯亦可??招?、日中、臨臥各一服。

    治婦人先有所脫血,或醉入房勞傷,故月事衰少不來。宜干地黃湯。

    干地黃 澤蘭葉 白茯苓 人參 五味子 附子(炮) 禹余糧(制) 當歸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姜五片,水一盞,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治婦人陰氣衰弱,血枯不榮,月事不來。

    磁石(制,研) 白茯苓 附子(炮) 干地黃 人參 當歸

    上各一兩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三十丸,米湯亦可??招模罩?、臨臥各一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