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茖W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惡證案,內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洌摵喍?,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亦詳為記載??晒┡R床醫(yī)師參考運用。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
(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
稟火金之氣以生,而白芥又得金氣之勝,故味辛,氣溫,無毒。辛溫入肺而發(fā)散,故有溫中除冷,發(fā)汗辟邪,豁痰利氣之功。凡痰在脅下,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達,蓋取其辛溫之性,能搜剔內外痰結,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有神效。莖葉煮食,動風動氣,有瘍瘡痔疾,便血者勿食。其青芥菜,與白芥所稟相同,氣味無異溫而辛,食則氣先歸鼻,故竅利而耳目明也。辛散溫行故能利氣,消痰開胃辟寒也。其主除腎邪氣者,辛能潤腎,溫能暖水臟也。然亦動風發(fā)氣,功不掩過者耳。子與白芥子相近,而功微不及。百年陳芥鹵久窨地中者,以辛溫之性,得鹽水久窨,土中之氣變?yōu)樾梁詷O散痰熱,且芥通肺氣,故神治肺癰喉痹,飲以數(shù)匙立消。三子養(yǎng)親湯,治老人苦于痰氣喘嗽,胸滿懶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藥,反耗真陰,因有求治其親,遂制此方治之,隨試隨效,用白芥子、紫蘇子、白萊菔子各微炒研末,看所主為君,每劑不過三四錢,用絹袋盛之,入湯煮飲,勿煎太過,則味苦辣,大便素實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
白芥子,消痰癖,治皮里膜外痰涎,久瘧蒸成癖塊,解肌發(fā)汗,利氣疏痰,溫中而消,冷滯醋涂,而散癰毒。菜冷氣堪除,五臟能補,青芥子,撲損瘀血,冷疼生姜研貼,麻痹風毒腫痛,釅醋和敷,酒調末服,心脾痛止。菜溫中,歸鼻利九竅,明耳目。
去頭面風,咳嗽冷氣,煮食動膈氣風氣,生食發(fā)丹石毒,同兔肉生惡瘡,同鯽魚發(fā)水腫。
按∶白芥子,誠為利氣疏痰,溫中去滯,凡痰在皮里膜外之要藥。然大辛大散中病即已,久服耗傷真氣,令人眩暈損目,若肺熱陰虛火盛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