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稟竹之余氣,得霹靂而生,故名雷丸,味苦咸,性微寒,有小毒,入手足陽(yáng)明經(jīng)。
苦寒之性故入腸胃而為溫?zé)釟⑾x,化積解毒除狂之用,利丈夫不利女子者,蓋以男子屬陽(yáng),得陰而生,故喜陰寒之味,女子屬陰,得陽(yáng)而長(zhǎng),故不利陰寒之物也。宜擇白者可用,蓋赤者殺人,甘草汁浸一宿,去皮用。
雷丸,胃熱可解,蠱毒能驅(qū),善殺三蟲,仍殺白蟲,惟治男人,不治女子,主癲癇狂走,療汗出惡風(fēng),又作磨積之膏,專卻小兒百病,無蟲積者禁之。
《普濟(jì)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稟竹之余氣,得霹靂而生,故名雷丸,味苦咸,性微寒,有小毒,入手足陽(yáng)明經(jīng)。
苦寒之性故入腸胃而為溫?zé)釟⑾x,化積解毒除狂之用,利丈夫不利女子者,蓋以男子屬陽(yáng),得陰而生,故喜陰寒之味,女子屬陰,得陽(yáng)而長(zhǎng),故不利陰寒之物也。宜擇白者可用,蓋赤者殺人,甘草汁浸一宿,去皮用。
雷丸,胃熱可解,蠱毒能驅(qū),善殺三蟲,仍殺白蟲,惟治男人,不治女子,主癲癇狂走,療汗出惡風(fēng),又作磨積之膏,專卻小兒百病,無蟲積者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