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感南方熱火之化以生,故味辛熱有毒。其主下氣,逐水利大小便,腳滿水腫,追蟲取積,可見峻削力猛,而迅急者也。止能瀉肺,以去氣中之濕熱,故下焦血分中之病不可輕用,以使氣血俱損。況非神農藥也,乃《名醫(yī)續(xù)注》所出,后賢垂戒,諄諄多服,脫人元氣。
牽牛子,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郁遏,腰背脹重及大腸風秘氣秘,利大小便,腳滿水腫, 癖蠱毒濕熱。以氣藥引之則入氣,以血藥引之則入血。大瀉元氣,凡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輕用之。其味辛而熱,感南方火化所生,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專瀉下焦氣分之濕熱。
主治(痘疹合參) 取黑者炒過,研頭未入丸藥。用凡黑陷痘疹,二便不通,煩躁甚者宜之。非此不可妄用。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感南方熱火之化以生,故味辛熱有毒。其主下氣,逐水利大小便,腳滿水腫,追蟲取積,可見峻削力猛,而迅急者也。止能瀉肺,以去氣中之濕熱,故下焦血分中之病不可輕用,以使氣血俱損。況非神農藥也,乃《名醫(yī)續(xù)注》所出,后賢垂戒,諄諄多服,脫人元氣。
牽牛子,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郁遏,腰背脹重及大腸風秘氣秘,利大小便,腳滿水腫, 癖蠱毒濕熱。以氣藥引之則入氣,以血藥引之則入血。大瀉元氣,凡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輕用之。其味辛而熱,感南方火化所生,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專瀉下焦氣分之濕熱。
主治(痘疹合參) 取黑者炒過,研頭未入丸藥。用凡黑陷痘疹,二便不通,煩躁甚者宜之。非此不可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