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女子一向崩漏未止,氣血已虛。若再感患瘡疹,則必不能以任其毒,宜用十全大補湯,以補氣血為主,若灰白平陷,難發(fā)難漿者,加熟附子一二片,使里氣充足,毒無停留而自能飲食,自能起脹庶可保全,否則倒塌不治矣。更凡正當起發(fā)泡漿之時,最宜表里無病,飲食如常。若遇經(jīng)行過三日而不止者,人但慮其穢氣觸動,殊不知身中之血一去,百脈之氣皆虛,毒邪乘虛陷入,或難灌漿,頂平形塌,或為黑陷,灰白色矣。惟元氣素壯,又能食者,必無是變。如氣虛食少之人,未有不如是也,宜十全大補湯主之。若虛甚者,則少加熱附子可也。然服此而出贈痘者為吉。若寒戰(zhàn)切牙,喘急腫滿,手足厥冷者,此為內(nèi)脫,不治之癥矣。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女子一向崩漏未止,氣血已虛。若再感患瘡疹,則必不能以任其毒,宜用十全大補湯,以補氣血為主,若灰白平陷,難發(fā)難漿者,加熟附子一二片,使里氣充足,毒無停留而自能飲食,自能起脹庶可保全,否則倒塌不治矣。更凡正當起發(fā)泡漿之時,最宜表里無病,飲食如常。若遇經(jīng)行過三日而不止者,人但慮其穢氣觸動,殊不知身中之血一去,百脈之氣皆虛,毒邪乘虛陷入,或難灌漿,頂平形塌,或為黑陷,灰白色矣。惟元氣素壯,又能食者,必無是變。如氣虛食少之人,未有不如是也,宜十全大補湯主之。若虛甚者,則少加熱附子可也。然服此而出贈痘者為吉。若寒戰(zhàn)切牙,喘急腫滿,手足厥冷者,此為內(nèi)脫,不治之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