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xiàng)。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查古籍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xiàng)。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jī)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凡脈浮弦無力為風(fēng),浮滑不清為痰,浮數(shù)有力為火,沉弦有力為氣,沉實(shí)有力為便結(jié),沉澀而數(shù)為血凝。凡下元無根,則兩腎脈不應(yīng),或沉滑微細(xì),若尺浮而無力,腎氣不足,尺洪而弦數(shù),腎陰大虧。若痰塞氣滿,并逆于上,有升無降,則虛弦搏急,一如沸釜,或精氣元?dú)庖粫r暴絕,則虛散而欲絕。脈來緩滑或浮滑或滑數(shù),有神者,易治;或弦滑或浮數(shù)?;蚝榇笳撸y治。若兩脈絕無,下元已絕,寸關(guān)虛豁而空大,真氣已散,或舉之搏大,按之絕無,孤陽無根據(jù)者死。
口開手撒遺尿者屬氣虛,為陽暴絕也,速宜大料參附補(bǔ)救之。如因無血而不能滋養(yǎng)其筋,是以舉動則痛者,為筋枯也,不治諸中或未蘇或已蘇,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紅色者死。
一凡中風(fēng)口開為心絕,手撒為脾絕,眼合為肝絕,遺尿?yàn)槟I絕,氣喘面黑鼻鼾為肺絕,及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面赤如裝,發(fā)直搖頭上竄,或頭面青黑,汗如綴珠,并脈大數(shù)無倫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