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身體有熱瘰 ,及常有細(xì)瘡,并口中生瘡方。
薔薇根(三兩) 黃 黃芩 鼠李根皮 栝蔞根 芍藥 苦參 石龍芮 防風(fēng)(一作防己) 白蘞 龍膽(各一兩) 梔子仁(四兩)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日再。(《冀方》有黃柏一兩。)
治瘰 方∶
用白僵蠶,治下篩,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十日瘥。
又方貍頭一枚炙,搗篩,飲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故履內(nèi)氈替燒末五匕,和酒一升,平旦向日服之,強行須臾吐鼠出,三朝服。
又方貍頭蹄骨等炙黃,搗篩為散,飲服一錢匕,日再。
又方貓兩眼陰干燒灰,井花水服方寸匕,日再。
又方干貓舌為末,敷瘡上。
又方野狼屎灰敷之。
又方狐頭、貍頭灰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取一切種種雜草,煮取汁洗之。
又方貓腦 莽草(等分)
上二味,為末,著 孔中。
灸漏方∶
葶藶子(一合) 豉(一升)
上二味,和搗,令極熟作餅子,如大錢,濃二分許,取一枚當(dāng)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一易,三餅九炷,隔三日,復(fù)一灸。(《外臺》灸瘰 ,《古今錄驗》云∶
不 ?
灸瘰 方∶
一切瘰 在項上,及觸處但有肉結(jié),凝似作 及癰癤者,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大作艾炷 ?
一切瘰 ,灸兩胯里患 處宛宛中,日一壯,七日止,神驗。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壯。又灸耳后發(fā)際直脈七壯。又灸患人背兩邊腋下后紋上,隨年壯。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身體有熱瘰 ,及常有細(xì)瘡,并口中生瘡方。
薔薇根(三兩) 黃 黃芩 鼠李根皮 栝蔞根 芍藥 苦參 石龍芮 防風(fēng)(一作防己) 白蘞 龍膽(各一兩) 梔子仁(四兩)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日再。(《冀方》有黃柏一兩。)
治瘰 方∶
用白僵蠶,治下篩,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十日瘥。
又方貍頭一枚炙,搗篩,飲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故履內(nèi)氈替燒末五匕,和酒一升,平旦向日服之,強行須臾吐鼠出,三朝服。
又方貍頭蹄骨等炙黃,搗篩為散,飲服一錢匕,日再。
又方貓兩眼陰干燒灰,井花水服方寸匕,日再。
又方干貓舌為末,敷瘡上。
又方野狼屎灰敷之。
又方狐頭、貍頭灰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取一切種種雜草,煮取汁洗之。
又方貓腦 莽草(等分)
上二味,為末,著 孔中。
灸漏方∶
葶藶子(一合) 豉(一升)
上二味,和搗,令極熟作餅子,如大錢,濃二分許,取一枚當(dāng)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一易,三餅九炷,隔三日,復(fù)一灸。(《外臺》灸瘰 ,《古今錄驗》云∶
不 ?
灸瘰 方∶
一切瘰 在項上,及觸處但有肉結(jié),凝似作 及癰癤者,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大作艾炷 ?
一切瘰 ,灸兩胯里患 處宛宛中,日一壯,七日止,神驗。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壯。又灸耳后發(fā)際直脈七壯。又灸患人背兩邊腋下后紋上,隨年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