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保健藥膳》 黃芪蒸乳鴿

    主要原料:肥乳鴿2只,黃芪6克,枸杞子6克,水發(fā)口蘑30克,雞蛋清1個,精鹽2克,料酒9克,蔥、姜末各9克,濕淀粉15克,豬油50克。

    味精適量。

    制作方法:將黃芪切成薄斜長片,枸杞子、口蘑用清水洗凈。再將乳鴿宰殺放血,用70—80℃的熱水燙一下,去毛,開膛取出五臟,剁去頭、爪,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用涼開水泡出血沫,撈出控干水分。把鴿子肉塊和口蘑用雞蛋清、濕淀粉、精鹽、豬油、味精、蔥姜未和料酒拌勻,盛入碗內(nèi),枸杞子碼在碗底及碗的四周,黃蔑片放在鴿子肉內(nèi)上屜蒸爛,取下裝入盤中即成。

    效用說明:適宜于肝腎虛弱所引起的頭昏眼花、視力減退、腰酸腿軟、多汗自汗、體虛乏力等癥。對風疹皮膚瘙癢、瘡毒癰腫,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