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鼠狼

    拼音注音Huánɡ Shǔ Lánɡ別名

    青蕨(《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金星蕨科植物腫足蕨全株。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石灰?guī)r上或磚墻上。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20~60米。根狀莖長而攢走,密被線狀披針形的棕色鱗片。葉近生,草質,兩面有密柔毛;葉柄長10~25厘米,稻稈色,基部密被大形紅棕色鱗片;葉片卵狀五角形,長10~25厘米,寬和長相等,4回羽裂;羽片有柄,基部一對最大;羽軸下側的小羽片較上側的為大;末回裂片圓頭,全緣或呈波狀,裂片上的側脈單一。孢子囊群大形,生于側脈中部;囊群蓋大,圓腎形或馬蹄形,有密柔毛。

    性味

    《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苦澀,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痢疾,黃水瘡,刀傷出血。

    ①《貴州民間藥物》:"清火,拔毒,止血,生肌。治瘡毒,刀傷出血。"

    ②《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紅白痢。"

    復方

    ①治瘡毒:鮮黃鼠狼葉、莖,搗爛包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刀傷出血或黃水瘡:鮮黃鼠狼根莖上的鱗片,敷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鱉膽拼音注音Biē Dǎn出處《綱目》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膽或膽汁?;瘜W成分Amyda japonica的膽汁,含兩個內酯:三羥基甾族膽烷酸內酯,及其多一“CH2“的內酯。功能主治治痔漏。復方治痔瘡痔漏:鱉膽一個,取汁磨香......
  • 《中藥大辭典》:鱉脂拼音注音Biē Zhī別名鱉膏(《本草拾遺》),鱉油(《現(xiàn)代實用中藥》)。出處《綱目》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簽入,可資除害?!阿凇冬F(xiàn)代實用中藥》:“為滋養(yǎng)強壯藥?!罢洝吨兴幋筠o典......
  • 《全國中草藥匯編》:鱉血拼音注音Biē Xuè別名團魚血來源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血入藥。生境分布從東北到海南島、陜西、甘肅、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滋陰退熱。并有強壯作用。治肺結核潮熱:鱉......
  • 拼音注音Bì Zhì別名赤鷩(《山海經》),鵕鸃(《漢書》),采雞(《逸周書》),錦雞(《禽經》),金雞(《綱目》)。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雉科動物紅腹錦雞的肉。生境分布平時常單獨或成對棲息于多巖的山地及巖坡,出沒于矮樹叢和竹林間。善奔馳,......
  • 《中藥大辭典》:鸊鷉拼音注音Pì Tī別名鷉、須贏(《爾雅》),刁鴨(《食療本草》),油鴨(《綱目》),水鸰仃(《醫(yī)林纂要》),水葫蘆(《中國動物圖譜·鳥類》)。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鸊鷉科動物小鸊鷉的肉或全體。生境分布分布亞洲東部的湖沼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