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三首 方四十五首)
論曰∶人腹中有尸蟲,此物與人俱生,而為人大害。尸蟲之形狀似大馬尾,或如薄筋,根據(jù)脾而居,乃有頭尾,皆長三寸。又有九蟲,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xì)微,形如菜蟲狀。伏蟲,則群蟲之主也。
蛔蟲貫心則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zhuǎn)多,其母轉(zhuǎn)大,長至四五丈,亦能殺人。肉蟲令人煩滿。
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嘔吐,胃逆喜噦。弱蟲又名膈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胴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痍,即生諸癰、疽、癬、 、 、疥、齲,蟲無所不為,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蚱校蚱珶o,類婦人常多,其蟲兇惡,人之極患也。常以白筵草沐浴佳,根葉皆可用,既是香草,且是尸蟲所畏也。
論曰∶凡欲服補藥及治諸病,皆須去諸蟲,并痰飲宿 醒醒除盡,方可服補藥,不爾,必不得藥力。
治肝勞生長蟲,在肝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方∶
蠟 吳茱萸東行根皮(各二兩) 干漆(四兩) 雞子(五枚去黃) 粳米粉(半斤)
上五味搗吳茱萸皮為末和藥,銅器中煎可丸,如小豆大,宿勿食,平旦飲服一百丸,小兒服五十丸,蟲當(dāng)爛出。(《集驗方》無吳萸根,名雞子丸。)
治心勞熱傷,心有長蟲名曰蠱長一尺,貫心為病方∶
雷丸 橘皮 桃仁(一作桃皮) 石蠶(各五分) 野狼牙(六分) 貫眾(二枚) 僵蠶(三七枚)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飲或酒下七丸,加至二七丸,日二服。(一方無石蠶。
治脾勞熱,有白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下蟲方∶
大麻子(八升) 東引吳茱萸根(一尺大者) 橘皮(二兩)
上三味 咀,以水煎,臨時量服,凡合,禁聲勿語道作藥,蟲當(dāng)聞便不下,切忌之。
治肺勞熱生蟲,在肺為病方∶
野狼牙(三兩) 東行吳茱萸根白皮(五合) 東行桑根白皮(切一升)
上三味 咀,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平旦頓服之。
治腎勞熱,四肢腫急,蟯蟲狀如菜蟲,在腎中為病方∶
蕪荑 胡粉 槐皮(各一兩) 干漆(二兩) 貫眾(三枚) 杏仁(四十枚) 吳萸(五十枚)
上七味治,下篩,平旦以井花水服方寸匕,加至一匕半,瘥止。
治蟯蟲方∶
以好鹽末二兩,苦酒半升合銅器中,煮數(shù)沸,宿不食,空心頓服之。
又方真珠(二兩) 亂發(fā)(如雞子大燒末。)
上二味治下篩,以苦酒調(diào),旦起頓服之。(《肘后方》用治三蟲)。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三首 方四十五首)
論曰∶人腹中有尸蟲,此物與人俱生,而為人大害。尸蟲之形狀似大馬尾,或如薄筋,根據(jù)脾而居,乃有頭尾,皆長三寸。又有九蟲,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xì)微,形如菜蟲狀。伏蟲,則群蟲之主也。
蛔蟲貫心則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zhuǎn)多,其母轉(zhuǎn)大,長至四五丈,亦能殺人。肉蟲令人煩滿。
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嘔吐,胃逆喜噦。弱蟲又名膈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胴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痍,即生諸癰、疽、癬、 、 、疥、齲,蟲無所不為,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蚱校蚱珶o,類婦人常多,其蟲兇惡,人之極患也。常以白筵草沐浴佳,根葉皆可用,既是香草,且是尸蟲所畏也。
論曰∶凡欲服補藥及治諸病,皆須去諸蟲,并痰飲宿 醒醒除盡,方可服補藥,不爾,必不得藥力。
治肝勞生長蟲,在肝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方∶
蠟 吳茱萸東行根皮(各二兩) 干漆(四兩) 雞子(五枚去黃) 粳米粉(半斤)
上五味搗吳茱萸皮為末和藥,銅器中煎可丸,如小豆大,宿勿食,平旦飲服一百丸,小兒服五十丸,蟲當(dāng)爛出。(《集驗方》無吳萸根,名雞子丸。)
治心勞熱傷,心有長蟲名曰蠱長一尺,貫心為病方∶
雷丸 橘皮 桃仁(一作桃皮) 石蠶(各五分) 野狼牙(六分) 貫眾(二枚) 僵蠶(三七枚)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飲或酒下七丸,加至二七丸,日二服。(一方無石蠶。
治脾勞熱,有白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下蟲方∶
大麻子(八升) 東引吳茱萸根(一尺大者) 橘皮(二兩)
上三味 咀,以水煎,臨時量服,凡合,禁聲勿語道作藥,蟲當(dāng)聞便不下,切忌之。
治肺勞熱生蟲,在肺為病方∶
野狼牙(三兩) 東行吳茱萸根白皮(五合) 東行桑根白皮(切一升)
上三味 咀,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平旦頓服之。
治腎勞熱,四肢腫急,蟯蟲狀如菜蟲,在腎中為病方∶
蕪荑 胡粉 槐皮(各一兩) 干漆(二兩) 貫眾(三枚) 杏仁(四十枚) 吳萸(五十枚)
上七味治,下篩,平旦以井花水服方寸匕,加至一匕半,瘥止。
治蟯蟲方∶
以好鹽末二兩,苦酒半升合銅器中,煮數(shù)沸,宿不食,空心頓服之。
又方真珠(二兩) 亂發(fā)(如雞子大燒末。)
上二味治下篩,以苦酒調(diào),旦起頓服之。(《肘后方》用治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