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得配本草》 芎

    作者: 嚴西亭

    一名川芎

    白芷為之使。畏黃連。伏雌黃。

    辛,溫。入手足厥陰經氣分,血中氣藥。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散風寒,療頭痛,破瘀蓄,調經脈。治寒痹筋攣,目淚多涕,痘瘡不發(fā),血痢滯痛,心脅諸痛。得細辛,治金瘡。得麥曲,治濕瀉。得牡蠣,治頭風吐逆。得臘茶,療產風頭痛。配地黃,止崩漏。(血不滯。)配參、 ,補元陽。(理氣之功。)配薄荷、樸硝,為末,少許吹鼻中,治小兒腦熱,目閉赤腫。佐槐子,治風熱上沖。佐犀角、牛黃、細茶,去痰火、清目疾。

    川產,里白不油、辛甘者良。上行,少用。下行,多用。白芷同蒸,焙干去芷用。單服久服,肝木反受金氣之賊。(辛歸肺,肺氣偏勝,肝反受刑,久則偏絕而猝死。)氣升痰喘,火劇中滿,脾虛食少,(辛散氣。)火郁頭痛,皆禁用。

    怪癥∶產后兩乳忽長,細小如腸,垂過小腹,痛不可忍,危亡須臾,名曰乳懸。川芎、當歸各一斤,以半斤銼散,于瓦器內用水濃煎頻服,以一斤半切片燒煙,令將口鼻吸煙。用盡未愈,再作一料,仍以蓖麻子一粒,貼其頂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