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動脈粥樣硬化》 三、細胞凋亡相關基因

    細胞凋亡相關基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凋亡促進(apoptosis on)基因和凋亡抑制(apoptosis off )基因。它們分別起著促進凋亡和抑制凋亡的作用,彼此之間還存在一定的相互關聯(lián)。

    1.凋亡促進基因

    凋亡促進基因有ced-3,4、p53、ICE、Bax、bcl-Xs、TGFβ等。其中ced-3,4是在線蟲索中發(fā)現(xiàn)的,而p53、ICE等存在于哺乳動物中。p53為腫瘤的抑制基因,分為兩型,一型是使細胞周期停止在GI期,抑制細胞繁殖的野生型;另一型是具有突變能力的變異型。野生型p53可誘導易感細胞發(fā)生凋亡。白介素1β轉換酶(interlukin 1-β-converting enzyme, ICE),與線蟲細胞凋亡相關基因ced-3有較高的同源性,具有直接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Bax和bcl-Xs均為bcl-2基因家族成員,兩者可結合形成二聚體或異體二聚體,兩者之間的比例決定了細胞的命運。若Bax占多數(shù),則bcl-2被抑制,誘導細胞死亡;反之,則Bax受到抑制,細胞得以生存。

    2.凋亡抑制基因

    凋亡抑制基因包括bcl-2、ced-9、bcl-X,其中最主要也是當前研究最多的是bcl-2,bcl-2是癌基因的一種,在人體多種形態(tài)的腫瘤中過度表達,可抑制由多種剌激包括化療和放療引起的細胞凋亡。bcl-2常在淋巴細胞系統(tǒng)(胸腺、脾、淋巴結)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右腦、中腦,小腦)中表達,抑制該部位的細胞凋亡。淋巴性白血病細胞中bcl-2也是過度表達的。Bcl-X1也是bcl-2家族成員,是由bcl-X編碼的兩種不同bcl-XmRNA而產(chǎn)生。bcl-X1有抑制神經(jīng)細胞凋亡的作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