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甘仁醫(yī)案》 附∶肝氣肝陽案

    虞左 肝為將軍之官,其性陰,其體陽,其發(fā)病也速。操勞過度,肝陽內(nèi)動,化風(fēng)上擾,痰熱隨之,清竅被蒙,神明不能自主,陡然神糊不語,牙關(guān)緊閉,四肢抽搐,脈沉似伏,良由血虧不能養(yǎng)肝,肝熱生風(fēng),肝主筋,肝風(fēng)入筋,所以四肢抽搐,痰氣閉塞,脈道亦為之不利也。此為痙厥重癥,肝屬剛臟,非柔不克。當(dāng)擬柔肝熄風(fēng),清神滌痰。

    生白芍(二錢) 朱茯神(三錢) 鮮竹茹(二錢) 嫩鉤鉤(后下,三錢) 羚羊片(煎沖,八分) 水炙遠志(一錢) 天竺黃(一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煨天麻(八分) 石菖蒲(八分) 淡竹油(一兩) 生姜汁(同沖,二滴)

    趙左 風(fēng)陽上擾,巔頂為病,痰濕內(nèi)阻,胃失降和,所以耳鳴失聰,兩目紅赤,視物模糊者,風(fēng)陽之為患也;

    所以頭眩泛惡者,胃氣不降,而濁陰上僭也。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陰虧于下,陽浮于上,危象顯然。治宜熄風(fēng)清肝,而化痰濁。

    薄荷葉(八分) 石決(四錢) 凈蕤仁(二錢) 仙半夏(一錢五分) 冬桑葉(三錢) 炒竹茹(一錢五分)甘菊花(三錢) 夏枯花(一錢五分) 嫩鉤鉤(后下,三錢)

    丁左 勞心過度,心腎不足,肝陽易升,肝氣易動,氣郁于中,則胸膺牽痛,陽升于上,則頭眩眼花,心腎不交,則夜不安寐。腎主骨,肝主筋,肝腎血虛,失于營養(yǎng),則遍體 楚。宜調(diào)益心腎,柔肝潛陽法。

    生白芍(二錢) 朱茯神(三錢) 石決(四錢) 熟女貞(二錢) 金鈴子(二錢) 玫瑰水炒竹茹(一錢)馬料豆(三錢) 紫貝齒(三錢) 桑椹子(二錢) 甘杞子(二錢) 夜交藤(四錢) 滁菊花(一錢五分)潼白蒺藜(各一錢) 左金丸(包,七分)

    盛怒后忽然心胸大痛,喜笑不休,脈沉伏,肢冷。久郁傷肝,肝病善怒,怒則氣上,所以心胸大痛;

    氣郁化大,擾于膻中,所以喜笑不休;氣機窒塞,所以肢冷脈伏。種種見證,皆由肝病為患。木郁則達之,宜疏肝解郁,而理氣機,若誤為寒厥則殆矣。

    銀花炭(三錢) 金鈴子(二錢) 制香附(一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 薄荷葉(八分) 青陳皮(各一錢)上沉香(四分) 大白芍(二錢) 廣郁金(一錢五分) 白蒺藜(一錢五分) 金器(入煎,一具) 蘇合香丸(去殼研細末化服,一粒)

    沈左 脅乃肝之分野,肝氣挾痰瘀入絡(luò),氣機不得流通,脅痛偏左,呼吸尤甚。肺司百脈之氣,宜宣肺氣以疏肝,化痰瘀而通絡(luò)。

    廣郁金(一錢五分) 當(dāng)歸須(二錢) 延胡索(一錢) 廣木香(八分) 旋復(fù)花(包,一錢五分)真新絳(八分) 橘紅絡(luò)(各一錢) 絲瓜絡(luò)(二錢) 炒竹茹(一錢五分) 青蔥管(一錢五分) 鮮枇杷葉(去毛、包,四張)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