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甘仁醫(yī)案》 附∶不寐案

    李左 不寐已久,時(shí)輕時(shí)劇,苔薄膩,脈弦小,心體虧,心陽亢,不能下交于腎,濕痰中阻,胃因不和,胃不和故臥不安也。擬和胃化痰,交通心腎。

    生白芍(二錢) 朱茯神(三錢) 上川連(一分) 炒棗仁(三錢) 法半夏(二錢) 遠(yuǎn)志肉(一錢)上肉桂(一分) 柏子霜(二錢) 北秫米(包,三錢) 炙甘草(八分)

    郁怒傷肝,肝膽之火內(nèi)熾,痰濕中阻,胃失和降,懊 少寐,胸痹不舒。擬溫膽湯加減。

    法半夏(二錢) 朱茯神(三錢) 珍珠母(三錢) 黑山梔(一錢五分) 北秫米(包,三錢)遠(yuǎn)志肉(一錢) 青龍齒(三錢) 川貝母(二錢) 炒棗仁(三錢) 生白芍(二錢) 鮮竹茹(一錢五分)枳實(shí)(一錢,同搗) 廣郁金(一錢五分) 合歡花(一錢五分) 夜交藤(三錢)

    陳左 高年氣陰兩虧,肝陽挾痰濁上蒙清空,健忘少寐,神疲肢倦,脈象虛弦而滑,苔薄膩,虛中夾實(shí),最難著手,姑擬益氣陰以柔肝木,化痰濁而通神明。

    太子參(一錢) 仙半夏(二錢) 白歸身(二錢) 豆衣(三錢) 抱茯神(三錢) 薄橘紅(八分)生白芍(二錢) 炒杭菊(一錢五分) 炒竹茹(一錢五分) 遠(yuǎn)志肉(一錢) 天竺黃(一錢五分) 石菖蒲(八分) 淡竹油(一兩) 生姜(同沖服,兩滴)

    陳左 陰虛難復(fù),肝火易升,宗氣跳躍,夜夢紛壇,脈象軟小而數(shù)。擬育陰潛陽,交通心腎。

    蛤粉炒阿膠(二錢) 朱茯神(三錢) 珍珠母(三錢) 生白芍(二錢) 小生地(三錢) 炙遠(yuǎn)志(一錢)青龍齒(三錢) 粉丹皮(一錢五分) 川貝母(二錢) 潼蒺藜(三錢) 熟女貞(二錢) 炒竹茹(二錢)鮮藕(切片入煎,一兩)

    倪左 不寐之恙,乍輕乍劇,脅痛略減,頭眩心悸,皆由陰虛不能斂陽,陽亢不入于陰也。擬柔肝潛陽,和胃安神。

    蛤粉炒阿膠(二錢) 朱茯神(三錢) 青龍齒(三錢) 左牡蠣(四錢) 生白芍(二錢) 酸棗仁(三錢)仙半夏(二錢) 炙遠(yuǎn)志(一錢) 川雅連(二分) 柏子仁(三錢) 北秫米(包,三錢) 琥珀多寐丸(吞服,一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