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二條)
胡麻丸小兒梅瘡,最為惡候。倘發(fā)于一二月間,或半周之內(nèi),最為難處,以其毒稟先天,方藥一時難及也。宜先用胡麻丸。
苦參(五錢) 首烏(蒸) 胡麻(炒) 蔓荊子(炒) 威靈仙(炒) 荊芥(焙) 皂角刺(炒,各三錢) 石菖蒲白菊花(各二錢)
共為細末,酒打米糊為丸,每三錢,量兒大小,竹葉煎湯下。服至三七之后,方用點藥,不三日而瘡盡愈。惟點藥不可太早,恐內(nèi)毒未盡也。
梅瘡點藥∶必須服胡麻丸二十一日之后,方可用之。北杏仁一兩半,熱湯泡去皮,以綿紙包之,木錘緩緩捶去油,必數(shù)十換紙,方得油凈,以成白粉為度,謂之杏霜。每杏霜一錢,加入真輕粉八分、雄黃一分,先以槐花煎濃湯將瘡洗凈,瘡濕則以藥干搽之,瘡干則以豬膽汁調(diào)搽,三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