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察舌辨癥新法》 白苔類分別診斷法

    薄白如米飲敷舌,此傷寒、中寒之初候也。無表癥狀見者,飲食停膈上也。

    白如豆?jié){敷舌,此白而滑潤,傷寒、中寒、濕邪、痰飲等病也。以脈診分別斷之。但薄白不潤澤,舌質(zhì)不甚紅者,傷燥表癥也。

    白而濃如豆腐腦鋪舌,痰熱癥也。

    白而疏如米粉鋪紅,傷熱、傷暑初傳之候也。

    白如粟米成顆粒,此熱邪在氣分也。

    白如銀色,謂光亮如銀,此熱癥誤補之變苔也。

    白如旱煙灰色,不問潤燥,皆熱癥誤燥之變苔也。

    白如銀錠底,謂有孔如銀錠底式,此熱癥誤補誤燥,津液已傷,元氣欲陷,邪將深入之候也白如豆腐渣堆舌,此熱癥誤燥,腐濁積滯胃中,欲作下癥也。如中心開裂,則為虛極反似實癥之候,當補氣,須以脈診分別之。

    白如豆腐筋堆舌,謂白苔濃而有孔,如豆腐煮熟有孔者曰筋,謂有二三條白者,余則紅色,或白如糙石糙手,此燥傷胃汁,不能潤舌,腎氣不能上達之候。亦有清氣被抑不能生津者,當以脈診分別斷之。與黃黑如鍋焦色條下參觀。

    似白非白,如畫工以脂調(diào)粉,為雪青色。有深淺二種,淺者如雪青湖縐色,此乃熱邪入營初候;深者如雪青杭綢色,此乃暑熱二邪已入血分之候。

    此苔類似薄白,但舌質(zhì)紅而細看有乳頭微點者,故以雪青色名之。為血分熱癥必有之苔,常見后學何從解悟。故以細心體認,比例法直告之。俾無誤認之弊。

    舌質(zhì)深紅,如紅蘿卜干有鹽霜,此乃熱邪深入久留,誤服攻燥之藥,胃陰大傷之候。溫熱末傳危癥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