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用】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jīng)】辛、熱。入脾、胃經(jīng)。
【功效】散寒止痛。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胃寒作痛及嘔吐等癥
本品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溫中止痛之功,故適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癥。如治胃疼痛,常與香附配伍同用;治腹部疼痛,可配肉桂、厚樸等同用。因為它溫中散寒作用較好,所以還可用于胃寒嘔吐,常與半夏、生姜等配用。
【處方用名】高良姜、良姜(洗凈,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附藥】紅豆蔻: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種子。性味辛熱。功能溫中散寒,醒脾解酒。適用于脘腹冷痛及飲酒過多以致嘔吐等癥。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煎服。
【方劑舉例】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香附。治胃脘寒痛。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用】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jīng)】辛、熱。入脾、胃經(jīng)。
【功效】散寒止痛。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胃寒作痛及嘔吐等癥
本品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溫中止痛之功,故適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癥。如治胃疼痛,常與香附配伍同用;治腹部疼痛,可配肉桂、厚樸等同用。因為它溫中散寒作用較好,所以還可用于胃寒嘔吐,常與半夏、生姜等配用。
【處方用名】高良姜、良姜(洗凈,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附藥】紅豆蔻: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種子。性味辛熱。功能溫中散寒,醒脾解酒。適用于脘腹冷痛及飲酒過多以致嘔吐等癥。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煎服。
【方劑舉例】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香附。治胃脘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