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查古籍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衛(wèi)生寶鑒)必欲治病。莫如用針。巧運神機之妙。功開圣理之深。外取砭針。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陽而倒陰原夫絡(luò)別支殊。經(jīng)交錯綜?;驕铣毓纫云绠??;蛏胶G鹆甓豆菜沽髋梢噪y揆。在條綱而有統(tǒng)。理繁而昧??v補瀉以何功。法捷而明。自迎隨而得用。且如行步難移。太沖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強痛。神門去心性之呆癡。風(fēng)傷項急。始求于風(fēng)府。頭暈?zāi)垦!?/p>
要覓于風(fēng)池。耳閉須聽會而治也。眼痛則合谷以推之胸結(jié)身黃取涌泉而即可。腦昏目赤。瀉攢竹以偏宜。兩肘拘攣。仗曲池而平掃。四肢懈惰。憑照海以消除。牙齒痛。呂細堪治(呂細經(jīng)外穴名又太。別名)頭項強承漿可保。太白宣導(dǎo)于氣沖(脾家真土。能生肺金)陰陵開通于水道(陰陵泉真水。能滋濟萬物)腹膨而脹。奪內(nèi)庭兮休遲。筋轉(zhuǎn)而疼。瀉承山而在早。
大抵腳腕痛昆侖可愈。股膝疼陰市能醫(yī)。癇發(fā)癲狂兮。憑后溪而療理。瘧生寒熱兮仗間使以扶持。期門刺胸滿血膨而可已。勞宮退胃翻心痛亦何疑?;虼蠖刂纹唣拗珘嬐豕^此。
三里卻五勞之羸瘦。華佗言之。腕骨祛黃。然谷瀉腎。行問治膝腫目疾。尺澤去肘疼。筋緊。目昏不見。二間宜求鼻窒無聞。迎香可引。肩井除兩臂不任。絲竹療頭疼難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冷淚臨泣尤準。髖骨將腿痛以祛殘(髖骨經(jīng)外奇穴。梁丘穴兩旁。楊氏注。髖骨二穴在委中上三寸脾樞中。誤)腎把腰疼而瀉盡。越人治尸厥于維會。隨手而蘇(見標幽賦)文伯瀉死胎于陰交。應(yīng)針而隕(宋時徐文伯視婦人臨產(chǎn)危癥。乃子死腹中。刺足三陰交。又刺太沖效)圣人察麻與痛。分實與虛實則自外而入也。虛則自內(nèi)而出諸。故濟母而裨其不足奪子而平其有余。觀二十七之經(jīng)絡(luò)。一一明辨據(jù)四百四十病癥。件件皆除。故得使夭枉都無。躋斯民于壽域幾微已判。彰往古之元書。又聞心胸病。求掌后之太陵。肩背痛。責肘前之三里。冷痹腎敗取足陽明之土。(三里)連臍腹痛。瀉足少陰之水。(陰谷)脊間心后者。
針中渚而立痊。脅下肋邊者。刺陽陵而即止。頭項痛。擬后溪以安然。腰腳疼。在委中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