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甲乙經(jīng)》 背自第二椎兩傍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兩傍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附分,在第二椎下,附項內(nèi)廉,兩傍各三寸,足太陽之會。刺入八分,灸五壯。

    魄戶,在第三椎下,兩傍各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刺入三分,灸五壯。

    神堂,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刺入三分,灸五壯。

    噫嘻,在肩 內(nèi)廉,俠第六椎下,兩傍各三寸,以手痛按之,病患言噫嘻,是穴,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刺入六分,灸五壯。(骨空注云∶令病患呼噫嘻之言,則指下動矣。灸三壯。)

    膈關,在第七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正坐開肩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魂門,在第九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壯。

    陽綱,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刺入五分,灸三壯。

    胃倉,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刺入五分,灸三壯。

    肓門,在第十三椎下,兩傍各三寸,入肘間,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刺入五分,灸三壯。(經(jīng)云∶與鳩尾相值。)

    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注云灸五壯。)

    胞肓,在第十九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伏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注云灸五壯。)

    秩邊,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伏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