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養(yǎng)血潤膚飲

    處方

    當歸9克 熱地 生地 黃耆各12克 天冬(去心)麥冬(去心)各6克 升麻 片芩各3克 桃仁泥 紅花各2克 天花粉4.5克

    功能主治

    治面游風,初起面目浮腫,燥癢起皮,如白屑風狀,漸漸癢極,延及耳項,有時痛如針刺?,F(xiàn)用于皮膚瘙癢癥,牛皮癬靜止期(血虛風燥型),紅皮癥等病久血虛風燥而見皮膚干燥、脫屑、瘙癢,舌質(zhì)紅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如大便燥結(jié),可加大麻仁、郁李仁各9~15克;如風盛癢甚,加明天麻4.5克,同時宜配合外治,如生豬油或鰻鱺油涂沫局部。

    注意

    藥后禁食葷腥、魚、蝦、螃蟹或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飲食。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歸4兩,白芍3兩,白術(shù)(炒)2兩,茯苓4兩,橘皮2兩,黨參(去蘆)2兩,丹皮2兩,川芎2兩,肉桂(去粗皮)2兩,玄胡(炙)2兩,香附(炙)4兩,黃耆1兩,熟地2兩,藁本5錢,白芷5錢,木香1兩,砂仁1兩,甘草1兩,艾炭1兩,知母1兩,......
  • 《集成良方三百種》卷上:保坤丹處方當歸4兩,川芎1兩,熟地半斤,赤芍4兩,桃仁2兩,紅花2兩,香附1斤,茯苓4兩,丹皮4兩,吳萸1兩,陳皮4兩,甘草4兩,酒芩2兩,坤草4兩,玄胡索2兩,鹿角霜2兩。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功能主......
  • 處方香附子8兩(童便、酒、醋、鹽水各制1次),當歸身2兩(酒浸,曬干,醋拌炒),大熟地3兩(酒洗蒸,醋炒),川芎1兩5錢(醋炒),白芍1兩5錢(酒拌炒),延胡索2兩(醋炒),白茯苓2兩(人乳拌蒸,曬),牡丹皮1兩(酒洗,曬干,醋拌炒),白術(shù)......
  • 處方莪術(shù)油82g 冰片75g性狀呈乳白色、乳黃色或棕黃色的子彈形。炮制上二味,將莪術(shù)油與75g聚山梨酯80混勻,冰片用適量的乙醇溶解,與上述油溶液混合均勻。另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置水浴上熔化,加入上述藥液,充分攪勻,灌入栓劑模中,......
  • 處方巴豆1錢(微炒,研末)。功能主治小兒初生,口內(nèi)兩腮腫起。用法用量糝膏藥上貼囟門。摘錄《瘍科遺編》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