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手掌尺側(cè),當?shù)冢嫡乒腔着c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解剖] 在手背尺側(cè),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腕背側(cè)動脈(尺動脈分支),手背靜脈網(wǎng);布有尺神經(jīng)手背支。
[主治] 頭項強痛,耳鳴,目翳,黃疸,熱病,瘧疾,指攣腕痛。
[配伍] 配陽陵泉、肝俞、膽俞治黃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陽經(jīng)所過為“原”。
《針灸甲乙經(jīng)》(公元282 年)晉.皇甫謐(士安)撰。十二卷。論述生理、病理、診斷、經(jīng)絡(luò)、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定位] 在手掌尺側(cè),當?shù)冢嫡乒腔着c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解剖] 在手背尺側(cè),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腕背側(cè)動脈(尺動脈分支),手背靜脈網(wǎng);布有尺神經(jīng)手背支。
[主治] 頭項強痛,耳鳴,目翳,黃疸,熱病,瘧疾,指攣腕痛。
[配伍] 配陽陵泉、肝俞、膽俞治黃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陽經(jīng)所過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