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藏鮡膽

    拼音注音Cánɡ Zhào Dǎn別名

    巴格里

    英文名Drymoglossum gallbladder出處

    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鮡科動物藏鮡的膽囊。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ptosternon maculatus (Rogan).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撈。捕后,除去內(nèi)臟,取膽囊,洗凈,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急流水中的石下和石隙間。以環(huán)節(jié)動物和幼蟲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雅魯藏布江及其鄰近的水域。

    原形態(tài)

    藏鮡,體延長。體裸露無鱗。側(cè)線不明顯,頭平扁,眼小,側(cè)上位。吻圓。須4對:鼻須1對且基部呈“V”型;上頜須1對,基部擴(kuò)大呈“T”型,下頜須2對??诖蟪使?,下位。背鰭I,6棘刺弱。脂鰭低,位于背鰭后方,其長稍超過頭;臀鰭I-II,5-6。胸鰭1-11,肉質(zhì)。腹鰭1-5,圓形,不分支。尾鰭截形。背部和體側(cè)黃綠色或灰綠色,腹部黃白色。體側(cè)有不顯著的塊狀斑。

    歸經(jīng)

    入心、肝二經(jīng)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退翳明目。主瘡瘍腫毒;燙火傷;目生翳障

    用法用量

    外用:鮮膽汁適量,涂敷及點(diǎn)眼。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消炎解毒,明目退翳之功效。主治瘡瘍熱痛,白內(nèi)障,燒傷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斑蝥拼音注音Bān Móu別名花斑蝥、花殼蟲來源本品為芫菁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體。夏、秋二季捕捉,悶死或燙......
  • 《中藥大辭典》:斑鳩拼音注音Bān Jiū別名斑鵻、錦鳩(《范汪方》),斑鷦(《本草衍義》),鵓鳩(《六書故》),祝鳩(《綱目》)。出處《嘉佑本草》來源為鳩鴿科動物山斑鳩等的肉。生境分布棲于樹林間,常成群活動,營巢于樹枝。繁殖期4~7月。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鳩占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別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來源馬鞭草科斑鳩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貴州。功能主治清濕熱,解毒,調(diào)經(jīng)。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水腫瘡毒。用法用量1~2兩。外用......
  • 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 Yè別名戰(zhàn)骨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黃毛豆腐柴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aib.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鳩木拼音注音Bān Jiū Mù別名斑鳩菊、白花毛桃來源菊科斑鳩菊屬植物茄葉斑鳩菊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以根和葉入藥。根,全年可采,鮮用或洗凈切片曬干;葉秋季采。性味甘、苦,涼。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