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病腹心悶,惡人火,聞響心惕,鼻衄唇喎,瘧狂,足痛,氣蠱,瘡疥,齒寒。乃脈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故邪客于足陽明之絡,而有是病。
可刺足陽明胃經井厲兌,足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韭許。刺一分,行六陰數,左取右,食頃已。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習。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病腹心悶,惡人火,聞響心惕,鼻衄唇喎,瘧狂,足痛,氣蠱,瘡疥,齒寒。乃脈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故邪客于足陽明之絡,而有是病。
可刺足陽明胃經井厲兌,足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韭許。刺一分,行六陰數,左取右,食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