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求嗣者,必先擇女,猶種植者必先擇地。蓋砂礫之場,難期稻黍;而薄福之婦,安望熊羆?故為后嗣計,不可不選擇也。大都婦人之質(zhì),貴靜而賤動,貴重而賤輕,貴濃而賤薄,貴蒼而賤嫩。故唇短嘴小者不堪,此子嗣之部位也;耳小輪薄者不堪,此腎氣之外候也;聲細(xì)而不振者不堪,此丹田之氣本也;形體薄弱者不堪,此藏蓄之宮城也;飲食纖細(xì)者不堪,此倉廩血海之源也;發(fā)焦齒豁者不堪,肝虧血而腎虧精也;晴露臀削者不堪,臟不藏而后無后也;山根唇口多青氣者不堪,陽不勝陰,必多肝脾之滯逆也;脈見緊張弦澀者不堪,必真陰虧弱經(jīng)候不調(diào),而乏生生之氣也。他如未笄之女,陰氣未完,欲盛之婦,所生多女。性情和者,調(diào)經(jīng)自易;性情妒者,月水不勻。相貌惡者形重,顏容美者福薄。肉肥勝骨者脂滿子宮,骨瘦如柴者子宮無血。又有虎頭熊項、蜂目豺聲、橫面豎眉者,必多刑克;潑悍奸險、陰惡刻薄者,均不利于子嗣。求嗣者不可不急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