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竹林女科證治》 少陰感風

    作者: 未知

    產后忽感少陰證,仲景法用參術溫之倘不應,宜加附子(制)、甘草以治之。凡感少陰之邪者,用之神效。

    若少陰證三四日至六七日忽然手足蜷臥,息高氣喘,惡心腹痛者不救。此少陰感寒邪,而在內之真陽逼越于上焦,上假熱而下真寒也。宜平喘祛寒散。若半月后將至盈月忽患前證,宜護產湯。若少陰證腎水上泛,嘔吐下利,真陽飛越亦死證也。

    以產后腎火衰微為寒所祛,水亦隨寒而趨也。宜補火引水湯。若產后手足青,遍身黑者不救,此陰寒最重而毒氣之最酷者,原無回生之法,姑以開青散黑湯大劑與之。如青黑退庶有生機,否則仍死。若但足純青,心下痛,雖較上證少輕而寒毒之攻心,則一亦不治也。以開青散黑湯投之亦效。蓋此證由下而上,一散其下寒而上寒即解,所以易于奏功。

    平喘祛寒散

    人參 麥冬(去心) 肉桂 白術(蜜炙) 吳茱萸(炮)

    水煎,微冷頓服。

    護產湯

    人參 茯苓 附子(制) 白術(蜜炙) 當歸 熟地黃 山茱萸 麥冬(去心) 牛膝 水煎服。

    補火引水湯

    人參 白術(蜜炙) 熟地黃 山茱萸 茯苓 附子 肉桂 車前子 水煎服。

    開青散黑湯

    人參 白術(蜜炙) 當歸 附子(制) 肉桂 水煎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