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竹林女科證治》 四旬四一經(jīng)證

    作者: 未知

    婦人四旬四十一歲,氣血兩虛,脾胃并弱,飲食少思,四肢無力,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腰酸腹脹,或斷或續(xù),赤白帶下,身作寒熱者,八珍益母丸主之。

    八珍益母丸

    人參 白術(shù)(蜜炙) 茯苓 川芎(各一兩) 當歸(酒洗) 熟地黃(各二兩) 炙甘草(五錢)白芍(醋炒,一兩五錢) 益母草(四兩)(五六月采取,止用上半截帶葉者,不見鐵器,曬干研為末)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空心白湯調(diào)化一丸。若急欲取放,以酒調(diào)化服。如脾胃虛寒多滯者,加砂仁(姜汁炒)一兩;腹中脹悶者,加山楂肉(飯上蒸熟)一兩;多郁者,加香附(酒制)一兩。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