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氣虛腹痛之癥】面色痿黃,言語輕微,飲食減少,時時腹痛,勞動則甚,按之稍減,此氣虛腹痛之癥也。
【氣虛腹痛之因】或久病汗下,久瀉傷元,勞形氣散,饑餓損傷,或急于奔走,或勉強(qiáng)行房,氣道虛損,則腹為之痛矣。
【氣虛腹痛之脈】多見微弱,或見空大,或見細(xì)澀,元?dú)馓搼v,脈反動急。
【氣虛腹痛之治】氣怯神倦,脈見微細(xì),四君子湯。遇勞痛甚,脈大無力,補(bǔ)中益氣湯。飲食減少,香砂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補(bǔ)中益氣湯治氣血兩虧,元?dú)庀孪葜Y。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黃陳皮 柴胡 甘草 升麻
加茯神、棗仁,又合歸脾湯。
香砂六君子湯
人參 白術(shù) 陳皮 白茯苓 熟半夏 藿香 砂仁 炙甘草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氣虛腹痛之癥】面色痿黃,言語輕微,飲食減少,時時腹痛,勞動則甚,按之稍減,此氣虛腹痛之癥也。
【氣虛腹痛之因】或久病汗下,久瀉傷元,勞形氣散,饑餓損傷,或急于奔走,或勉強(qiáng)行房,氣道虛損,則腹為之痛矣。
【氣虛腹痛之脈】多見微弱,或見空大,或見細(xì)澀,元?dú)馓搼v,脈反動急。
【氣虛腹痛之治】氣怯神倦,脈見微細(xì),四君子湯。遇勞痛甚,脈大無力,補(bǔ)中益氣湯。飲食減少,香砂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補(bǔ)中益氣湯治氣血兩虧,元?dú)庀孪葜Y。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黃陳皮 柴胡 甘草 升麻
加茯神、棗仁,又合歸脾湯。
香砂六君子湯
人參 白術(shù) 陳皮 白茯苓 熟半夏 藿香 砂仁 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