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癥因脈治》 血臌腹脹

    【血臌腹脹之癥】腹脹不減,肚大紫筋,腿足或見血縷,小便反利,大便或黑,血在上則漱水多忘,血在下則小腹悶痛,此血臌腹脹之癥也。

    【血臌腹脹之因】或因驚恐跌撲,或因惱怒悲哀,或因過食辛辣,血熱妄行,不歸故道,停積于中,則血臌腹脹之癥作矣。

    【血臌腹脹之脈】脈多見芤,或時(shí)見澀,或見沉數(shù),或見細(xì)微,或見沉伏,或見牢實(shí)。

    【血臌腹脹之治】腹脹不減,紫筋血縷,在上者紅花桃仁湯,在下者桃仁承氣湯,小腹

    紅花桃仁湯治上焦蓄血。

    紅花 桃仁 當(dāng)歸 紅曲 楂肉 丹皮 赤芍藥 澤蘭

    胸痛,加郁金,甚加韭汁。脅痛,加青皮,甚加枳殼。

    桃仁承氣湯治下焦蓄血。

    桃仁 桂枝 芒硝 甘草 大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