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癥因脈治》 濕痰

    【濕痰之癥】身發(fā)寒熱,面目浮腫,惡寒頭重,身痛不能轉(zhuǎn)側(cè),嘔吐惡心,煩滿不渴

    【濕痰之因】或坐臥卑濕,或沖風冒雨,則濕氣襲人,內(nèi)與身中之水液,交凝積聚,所云∶風雨襲陰之虛,病起于上而成積;清濕襲陰之虛,病生于下而生聚。此即濕痰之因也

    【濕痰之脈】脈多浮大,浮緩兼風,浮澀主濕,浮滑濕痰,沉滑頑結(jié)。

    【濕痰之治】身熱脈浮大者,宜散風除濕,羌活勝濕湯。胸滿脈滑者,宜化痰二陳湯、

    羌活勝濕湯散表除濕,則痰自化。

    羌活 獨活 防風 川芎 甘草 本

    二陳湯消痰利濕。

    半夏 白茯苓 廣皮 甘草

    平胃散燥濕化痰。

    蒼術 濃樸 廣皮 甘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