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癥因脈治》 氣虛勞傷

    【氣虛勞傷之癥】面黃肌瘦,氣怯神離,動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煩劇,下午身涼氣爽

    【氣虛勞傷之因】或本元素虛,或形勞氣散,或思想無窮,神氣內(nèi)奪,氣虛勞傷之癥

    【氣虛勞傷之脈】軟弱細小,或虛大無力;左脈細弱,肝腎氣虛;右脈細軟,脾肺氣弱;弱而和緩,補之可生;弱而帶數(shù),有熱難補。

    【氣虛勞傷之治】肝腎氣虛,三才丹、玄武天地煎。脾肺氣弱,脈緩者,歸脾湯、生脈散;脈數(shù)有熱者,知柏參冬飲。

    三才丹見嗽血。

    玄武天地煎即天地煎加玄武膠。

    歸脾湯見前吐血。

    生脈散見前咳嗽。

    知柏參冬飲

    知母(三錢) 黃柏(三錢) 人參(二錢) 麥冬(五錢) 廣皮(一錢) 甘草(五分)

更多中醫(yī)書籍